藝術簡介
畫家王銘:河南開封人,1942年生,1965年畢業(yè)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國畫專業(yè),67年畢業(yè)于河南大學美術學院國畫專業(yè),近40余年一直從事于美術教育工作。中國美協(xié)會員,河南省美協(xié)會員,開封市美協(xié)會員,現(xiàn)為中國書畫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心理事,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理事,開封市工藝美術廠書畫院副院長,豫東新工筆畫研究院特聘畫家、莊周書畫院特聘畫家。
他長期研究中國水墨人物畫,畫格頗具個性,大氣磅礴,狂放不羈。他的畫風強調(diào)師法自然,工筆與潑墨大寫意結合,運用工筆手法,人物面部刻畫細膩,而潑墨部分,縱橫揮灑,任性而發(fā),營造一種超脫的心象境界,“筆跡”即“心跡”,揮毫情景印證了他人性中的內(nèi)在真實,他的作品大多在平時生活中構思成熟,而繪制則憑直覺運籌,無成規(guī)無意識地放筆揮灑,筆筆生情,真情、豪情一吐為快。
王銘的畫,深受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影響,而其中最深刻的影響是道家和佛教禪宗思想,在作品中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潑墨大寫意意蘊是一種宇宙的、人性的神秘變幻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中國道家、禪學、儒學的哲學理念對宇宙和人生的本質認識;在表現(xiàn)手法和使用材料上,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水和墨互相滲透交融,在色彩上以朱砂和藤黃色加以點綴,使其作品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更突出中國傳統(tǒng)繪畫典雅莊重的風格。
主要作品有達摩神悟,達摩一葦渡江圖,達摩面壁,醉仙圖,竹林七賢圖,鐘馗,詩仙李白,杜甫,杜牧,陶淵明等歷史人物。
作品入選建國25周年全國美展,1992年黃河畫展,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年中國國畫展,全國第五屆三版展,亞享杯中國畫展,紀念孔子誕生2550書畫展,全國詩、書、畫家作品展,第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世紀·中國風情中國畫展,紀念毛澤東同志《講話》發(fā)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全國當代人物畫藝術大展,第二屆美協(xié)會員作品展及其他全國性美展,并有獲獎。2003年獲第四屆“敦煌文藝獎”。作品選入畫刊:《當代中華墨粹畫專集》,《第十三屆當代花鳥人物畫邀請展作品集》,《當代扇面書畫集》, 《當代畫風》, 《當代中華畫掇英》,《畫苑英萃》, 《當代中華畫意筆小品精選(山水冊)》, 《亞亨杯作品集》等。
主要作品有達摩神悟,達摩一葦渡江圖,達摩面壁,醉仙圖,竹林七賢圖,鐘馗,詩仙李白,杜甫,杜牧,陶淵明等歷史人物。
畫家王銘作品欣賞
萬籟此俱寂,聞禪空人心(70cmx70cm)
王銘先生在2003年創(chuàng)作的這幅聽禪圖,在水墨淋漓的潑墨大寫意外表形式中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其筆墨的自然滲透流漏整體意蘊是一種宇宙的、人性的神秘變幻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中國佛家禪宗的哲學理念對宇宙和人生的本質認識,闡揚禪之宗旨u2018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指靜坐斂心、正思審慮,以達定慧均等之狀態(tài)。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70cmx70cm)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不畏權力,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當時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tài),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畫家王銘創(chuàng)作的這幅《李白醉酒),筆墨酣暢,人物傳神,“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詩境和藝術境界完全融為一體,表明了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畫家才能表現(xiàn)出如此的意境。表現(xiàn)出畫家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醉墨圖(70cmx70cm)
南宋著名畫家梁楷屬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他曾于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他喜好飲酒,酒后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風(瘋)子”。梁楷畫風灑脫自如,全照著自己的感覺走,似乎沒人能夠限制他。畫家王銘這幅醉墨圖來看,僅是匆匆?guī)坠P,卻能勾繪出酣醉的可愛人物的形貌;五官糾結一堆,寬袍大袖,露著大肚子,滑稽極了,身體部份以濕筆渲染,可以清楚的看出運筆的輕重與速度。這幅畫生動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動態(tài),卻不在意太多細節(jié),這種自由瀟灑淋漓盡致的畫法,正是畫家王銘人生的自我體現(xiàn)。
鄭板橋(50cmx100cm)
偷得浮生半日
仕女(50cmx100cm)
墻角數(shù)枝梅,
林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畫家筆下的達摩祖師(50cmx100cm)
畫家王銘喜畫達摩,擅畫菩提達摩祖師。他幾次參訪嵩山少林,訪古探幽,師法自然,參悟曾給達摩祖師與歷代高僧以無限啟示、遐想的靈秀山川,創(chuàng)造出許多優(yōu)美而深邃的畫意、詩情。觀其達摩系列作品佳作,凝神而思,郁郁青松,一輪圓月,江波涌起,莫不深寓,透露令人深省的微妙禪機。把自然意象與達摩祖師的博大精神旨趣相映,相得益彰。
畫家王銘還力圖從少林歷代相傳的達摩祖師的故事、傳說中搜求靈感,如菩提樹下得悟,一葦渡江的神奇、超然,九年面壁的寂默、廓然,只履歸西的灑脫、禪悅,盡被畫家準確、生動、淋漓酣暢地描繪出來,時時給人以震撼心魂的禪悟。
他的作品兼?zhèn)渖詈竦膫鹘y(tǒng)中國畫基礎和高超的表現(xiàn)技法,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張奇特的形象、簡樸豪放的筆墨、孤傲雄奇的格調(diào)繪出了“有血有肉有神”的活生生的達摩一生形象,得到藝術界認可。
畫家王銘的禪畫不是以往那種對偶像的膜拜,而是帶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底蘊。畫中有禪,禪中有境,境中有法。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達到融藝術和禪哲于一體的審美境界。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畫家筆下的達摩已有數(shù)十個個形象,或祈福佑天,或乘風破浪,或靜思安坐,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無一不是畫家心目中卓然不群,慈悲救世的達摩影像的描摹。弘忍大師曾云:“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笨梢哉f,作為少林寺禪畫大師的李智先生所證悟的禪畫之道,已經(jīng)或正在直指達摩祖師秘傳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菩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