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阿歷克塞三世·安杰洛斯(1153-1211)是安德羅尼庫斯·杜卡斯·安杰洛斯的次子。他的祖母迪奧多拉·科穆寧·安杰麗娜是阿歷克塞一世·科穆寧的女兒,因此阿列克塞三世與科穆寧家族有親戚關(guān)系。
阿歷克塞曾密謀對抗安德羅尼卡一世·科穆寧(1183-1185為皇帝),因此他有幾年時間是在異教統(tǒng)治者的宮廷中以流亡身份度過,其中包括薩拉丁的宮廷。
1185年,他的弟弟伊薩克·安杰洛斯通過鼓動君士坦丁堡市民暴動廢黜了安德羅尼卡一世,成為皇帝,稱伊薩克二世。阿歷克塞現(xiàn)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接近皇位了。
在1190年阿歷克塞已經(jīng)回到了他弟弟的宮廷,在那里他接受了至尊者(sebastokrator)的高級頭銜。
在1195年3月,當(dāng)伊薩克二世不在場去色雷斯打獵時,阿歷克塞三世在妻子的暗中支持下被軍隊擁立為皇帝,稱阿歷克塞三世。阿歷克塞在馬其頓省抓到了伊薩克,將他刺瞎,其后把他嚴(yán)密關(guān)押起來。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1202年,計劃發(fā)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士兵們聚集在威尼斯。最近才從君士坦丁堡逃出的阿歷克塞四世·安杰洛斯,被廢黜的伊薩克二世之子,請求十字軍的支持。他許諾將終止東西教會大分裂,支付十字軍的行程費用并提供軍事支持,如果他們能幫助他廢黜他的叔叔(即阿歷克塞三世)并讓他獲得他父親伊薩克二世的皇位。
原先將埃及作為目標(biāo)的十字軍被說服,將目標(biāo)改為君士坦丁堡,于1203年6月到達那里,宣稱阿歷克塞四世為皇帝,并要求首都民眾廢黜他的叔叔阿歷克塞三世。阿歷克塞三世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抵抗,他試圖賄賂十字軍的行動失敗了。他的女婿,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唯一一個打算頑強抵抗的人,在Scutari被擊敗,隨后君士坦丁堡之圍開始。
不幸的是,由于阿歷克塞三世治國無方,當(dāng)十字軍到來時,東羅馬帝國的海軍只剩下20艘蟲蛀的船只殘骸。
7月,在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洛的領(lǐng)導(dǎo)下,十字軍攀登上城墻并控制了主城區(qū)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戰(zhàn)斗中,十字軍在城市縱火,最終導(dǎo)致2萬人無家可歸。在7月17日,阿歷克塞三世最終采取行動,率領(lǐng)軍團出了圣羅曼努斯城門。
然而他的勇氣衰退了,東羅馬軍隊未經(jīng)一戰(zhàn)退回城市。阿歷克塞三世的廷臣要求他采取行動,他許諾會戰(zhàn)斗。然而,這天晚上(7月17或18日),阿歷克塞三世躲在宮殿里,最終和他的一個女兒,伊琳娜,和他所能搜集到的大量財寶(1000磅黃金),上到一艘船上并逃到了色雷斯的Debeltos,撇下他的妻子和其他女兒。
伊薩克二世從監(jiān)獄里被拖出來,再一次穿上皇室的紫色長袍,莊重地迎接他的兒子阿歷克塞四世。
流亡生活
阿歷克塞三世試圖組織抵抗新的政權(quán)(阿歷克塞四世),先到阿德里安堡,再到Mosynopolis。
1204年4月,在君士坦丁堡最終失陷于十字軍、拉丁帝國建立之后,篡位者阿歷克塞五世·杜卡斯“濃眉”(Mourtzouphlos),在Mosynopolis那里加入他。
一開始阿歷克塞三世好生接待了阿歷克塞五世,甚至允許他與自己的小女兒歐多西亞結(jié)婚。之后,阿歷克塞五世被刺瞎并被自己的岳父拋棄,最后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處決。
阿歷克塞三世和他的妻子為躲避十字軍逃往色塞利。他們最終投降于十字軍將領(lǐng),蒙費拉(Montferrat)侯爵博尼法斯,他正在確立自己作為塞薩洛尼基王國統(tǒng)治者的地位。
阿歷克塞三世在1205年試圖逃離博尼法斯的“保護”,希望能去米海爾一世·科穆寧·杜卡斯統(tǒng)治下的伊庇魯斯避難。被博尼法斯抓獲后,阿歷克塞和他的隨從被送到蒙費拉,又在1209年被帶回塞薩洛尼基。此時,這位前朝皇帝被米海爾一世贖出。米海爾把他送到小亞細亞,在那里他的女婿,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現(xiàn)在的尼西亞皇帝——正在堅持對抗拉丁人。
在尼西亞,他的女婿拒絕承認(rèn)他的權(quán)力,此后阿歷克塞密謀對抗他的女婿。他獲得了羅姆蘇丹凱霍斯魯一世的支持。然而,在梅安德河畔的安條克之戰(zhàn)(BattleofAntiochontheMeander),蘇丹被擊敗并被殺死,阿歷克塞則被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俘虜。之后他被監(jiān)禁在尼西亞的一所修道院,隨后于1211年在那里去世。
為政舉措
為了彌補刺瞎親兄弟并篡奪他的皇位這件罪行,并鞏固他作為皇帝的地位,阿歷克塞三世異常大方地播撒錢財,以至他的金庫空虛;同時也放縱軍官們的行為,以至于讓帝國實質(zhì)上處于無防備的狀態(tài)。這些行為不可避免地導(dǎo)致了國家財政的崩潰。
他的妻子,歐弗洛塞涅皇后,為維持他的信用和宮廷運轉(zhuǎn)白費心機;瓦塔澤斯,她嘗試推行的改革中最得力的手下,被皇帝下令暗殺了。
皇帝試圖通過對邊境地帶貴族的特殊讓步來加強帝國防御,但事與愿違,后者的地區(qū)自治逐漸加強。
東羅馬的權(quán)力機構(gòu)存活下來,但是處于非常虛弱的狀態(tài)中,直到1203-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使之徹底崩潰。
人物評價
阿歷克塞三世在1195年接手的拜占庭帝國在外交、財政、軍事以及內(nèi)部集權(quán)上都面臨困境,而在他8年的統(tǒng)治中,阿歷克塞三世沒有改善這一局面,并且因為家族內(nèi)訌最終導(dǎo)致拜占庭帝國瓦解,君士坦丁堡落入拉丁人之手。
家族成員
妻子:歐弗洛塞涅·杜卡琳娜·卡瑪特拉(Euphrosyne Doukaina Kamatera)
弟弟:伊薩克二世·安杰洛斯(Isaac II Angelos)
長女:伊琳娜·安杰麗娜(Eirene Angelina),先嫁給安德羅尼庫斯·康托斯蒂芬諾斯,后嫁給阿歷克塞·巴列奧略,由于這段婚姻成為皇帝米海爾八世·巴列奧略的外祖母。
次女:安娜·安杰麗娜(Anna Angelina),先嫁給“至尊者”伊薩克·科穆寧(曼努埃爾一世·科穆寧的大侄子),后嫁給尼西亞皇帝,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
三女:歐多西亞·安杰麗娜(Eudokia Angelina),先嫁給塞爾維亞國王(此時為大公)斯特凡·內(nèi)曼尼奇,再嫁給皇帝阿歷克塞五世·杜卡斯,最后嫁給科林斯統(tǒng)治者,利奧·斯格羅斯。
侄子:阿歷克塞四世·安杰洛斯(Alexios IV Angelos)
阿歷克塞三世沒有兒子。如果他沒有因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或其它事變失去皇位,按照東羅馬帝國的繼承慣例,他的女婿狄奧多爾·拉斯卡里斯很可能會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