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趙如昆(1526—1579),字師美,號浚泉,明朝北直隸沙河(今河北省沙河市)人,歷任河南息縣知縣、中都(即鳳陽府)通判、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知州等職,為官清介,愛民如子,恩威兼濟,所至多有善政,時人以趙青天視之。后因忤權貴而引疾歸,卒年五十四歲。
主要事跡
趙如昆性警敏,嗜學,隆慶二年(1568年)以歲貢授河南息縣知縣,興學作士,發(fā)伏摘奸,勤心撫字,百廢俱修,省里甲而行均輸,刊定條鞭法,遵行甚久。又開復內(nèi)外城濠,改建固城,巡檢防御,保障一方極周密。息縣本地勢平坦,無險可據(jù),但城池經(jīng)趙如昆營建,遂有金湯之固。《息縣志u2027城池圖說》曰:息邑至今賴之者,則知縣趙如昆也。
尋擢中都通判,職專糧餉,有屬官某懷金饋獻,立按以法。趙如昆老成干練,上官多以事托之,或察吏治,或查倉粟,或清軍籍,或理訟獄,撫按皆有清介之譽,故當?shù)勒哔t之,有謂其操守無暇一塵不染者,有謂其本官精明人不敢干以私者,有謂其事體練達可堪大受者,特交章薦之,三年后升任和州知州。
趙如昆在和州知州任上,以直道觸忤權貴,要將其調(diào)任他方,而他卻堅持告病歸里。
佚事輯錄
嘗有負趙如昆債者,家貧不能償,遂焚其券以免,負債者感其德,在家為趙如昆立木牌位供奉之。
趙如昆生前曾授奉直大夫?济鞒僦,文官在知縣、知州、知府等實職之外,還有散階四十二階,以歷考為差,從五品官初授奉訓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趙如昆卒后葬于沙河縣之祖瑩,《和州知州浚泉趙公墓志銘》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