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王宗炎(1755~1826)
清藏書家、文學(xué)家。字以除,號谷塍,晚號晚聞居士,原名王琰,浙江蕭山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士,官至知縣。學(xué)問淹博,淡于仕途。畢生從事教育,主講杭州紫陽書院,有“東南碩師”之譽。家資僅可溫飽,但為了購藏書籍而不惜一切,多抄本。建藏書樓“十萬卷樓”、“小學(xué)樓”,藏書之名,為蕭山第一。與陸芝榮“寓賞樓”、陳春“湖海樓”,并稱蕭山三大藏書樓。精于校讎之學(xué),通鄭、孔小學(xué),以文史研討為事。尤好獎掖后進,湯金釗等人皆從其游,積40年,培育引薦人才頗眾。文學(xué)工于古文詞。章學(xué)誠曾請他為其編次整理著作,他精心茍稽,書成后章氏去世,成《章氏遺書》。藏書印有“湖東不住住湖西”、“宗炎圖書”、“小學(xué)樓”等。著有《晚聞居士遺集》。子王端履,繼承家藏書,又將書樓命名為“重論文齋”,其抄本有宋施諤《乾道臨安志》6卷,宋張洪等《朱子讀書法》4卷,宋陳模《東宮備覽》6卷,宋王令《廣陵文集》30卷附錄1卷,明高儒《百川書志》20卷等。藏書印有“十萬卷樓藏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