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
自幼喜愛畫畫,擅長花卉禽鳥,2009年師從當代“逸品”畫大師霍春陽先生,畫風清麗脫俗,師造化,得古意,工寫相融,情思充盈,崇尚物我之境,清新雋雅,至靜至深。
發(fā)表收藏
2008年《玫瑰夢系列一》入編《見證百年夢想——2008年度中國書畫人物墨跡鑒賞》書畫作品集。
作品先后發(fā)表刊登于《中國畫苑》、《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當代美術》、《藝術與收藏》、《九華書畫報》、《河洛書畫報》、《神州書畫報》、《寧夏日報》等全國報刊。一些作品被香港亞洲文化交流協(xié)會、澳門特別行政公署、清華大學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北京翰墨書畫院、中國詩書畫院等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出版有《蘇春蓮作品選》、《蘇春蓮花鳥作品集》。
參展記錄?
2005年
作品《春夏秋冬》參加西部風情書畫展入編畫集并被收藏;
u200b2006年
作品《荷塘雙鷺》慶祝《中國書畫報》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國際書畫展獲三等獎并被收藏;
作品《梅清》入展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八十五周年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書畫藝術展;
作品《消夏圖》參加寧夏軍民共建和諧社會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書畫展并獲獎;
2007年
《同沐春光》參加第三屆“相約香江”中國書畫〈花鳥畫〉交流展獲銅獎并赴香港、澳門參加開幕、藝術交流活動;
2008年
《根》參加第二屆洪洞大槐樹國際書畫藝術展;
參加第三屆中國山西國際書畫藝術展;
u200b《玫瑰之夢》獲“迎盛典,聚民心”中國奧運年全國書畫大賽特別獎入編畫集并被收藏;
《秋山清韻》獲第四屆“相約香江”中國書畫;
作品《和諧家園》參加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五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入編畫集;
作品《沉醉東風》在日本松江市參加日中友好交流書畫展;
2009年
作品《雨林清幽》入展第二屆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入編大型畫集并被收藏;
作品《紫云飄香》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華誕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編入畫集;
作品《晚涼清馨》參加第三屆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邀請展入編畫集;
在清華大學參加蔣彩蘋重彩畫工作室?guī)熒鷷嬚梗?/p>
2010年
參加霍春陽傳統(tǒng)繪畫研究室?guī)熒鷷嬚梗?/p>
作品入編《中國重彩畫集》、《霍春陽師生作品集》并被收藏;
2011年
在河南洛陽與汪國真、魏馳卓、朱榮華舉辦四人書畫聯(lián)展;
作品《幽谷夢花》參展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婦女第十次代表大會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作品《紫薇花開》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九十周年書畫大展獲美術二等獎并被收藏;
作品《冬天里的春天》參加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
2012年
作品《冬天里的春天》參加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70周年、喜迎自治區(qū)十一屆黨代會召開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作品《紫氣東來》參展“踐行雷鋒精神弘揚公益風尚”書畫展并被收藏;
2014
參加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清風書畫院師生書畫匯報展;
2015年
參加銀川晚報書畫院“藝路同行”書畫展;
作品《雪雁圖》參展“響秋塞上巾幗丹青”2015年全國女畫家優(yōu)秀作品邀請展。
出版著作?
《蘇春蓮花鳥作品集》,山東海德出版集團,2010.2。?
藝術評論
道法自然 集思頓釋--- 解讀蘇春蓮的花鳥畫
文/紫怡
走進蘇春蓮的花鳥世界,有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她的繪畫以花鳥為象,多以工筆的繪畫語言形態(tài),深入細致地描繪,在對題材的塑造中體悟生命的奇跡。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位來自西夏古都的畫家,從小生長在農(nóng)村,對田野的一花一草,一往情深,對于生命力有一種特殊的理解。在他心里植物與人一樣,具有生命力,有感情,人與植物的交流是脈脈的心靈相通,美妙自足而心馳神往的,林中溪水潺潺叮咚聲,鳥兒呼朋引伴的嬌鳴聲,還有葉兒發(fā)芽和掉落的細簌聲,以及受民間剪紙藝術,西北皮影,賀蘭山巖畫等藝術熏陶,激發(fā)她拿起畫筆描繪這美麗的大自然。
讀她的畫,無論工筆還是寫意,總給人一種靜怡,秀美,婉約中透著豪放,柔美中包容剛健,典麗而不媚俗,舒展而不張狂,深蘊而有詩境且極具靈性。靈性,其實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畫家在自然生活中通過悉心的觀察體會,感悟這種靈性,然后融入自己的思想,賦予藝術生命力,使得每一幅畫作充滿生命的氣韻。藝術的形式為心靈的語境,藝術的建構為境界所分解,當人們被藝術所感動,便是心靈的呼喚與釋然。從現(xiàn)實生活感受中得到鮮活的生命力。畫作中,無處不充溢著品格,氣象,韻致,意趣乃至境界。由心儀到深入直至完成這一境界,對于每個畫家是終身之事。
勤奮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蘇春蓮就是這樣一位辛勤的耕耘者。投身繪畫的她更是感到時間的流逝,這少時的夢想讓她充滿激情,更加的珍惜時間,如饑似渴的吸吮著這精神生命的營養(yǎng),在中國畫的評定標準中,歷來講究畫品與人品不可分割的關系。畫家的品格修養(yǎng)有形無形的會在繪畫中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傳統(tǒng)工筆花鳥畫,在用筆用墨意境的創(chuàng)造中更明顯的流露出畫家的個人秉賦與氣質(zhì)。她平實樸素,處事謙和,在她身上透出一股典型的東方傳統(tǒng)的淑女氣質(zhì),舉指談笑間散發(fā)著爾雅之風,有著淡適靜篤,純真自然的天性。她堅信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生活與藝術兼顧,才能使她在花鳥畫創(chuàng)作領域走的更遠更高。正是有了這種信念,她始終沿著自己選擇的這條寂寞艱辛的藝術之路勇往直前,通過長期的積累,不斷從自己的藝術實踐中,提升理性思維,如此循環(huán)往復。基于她多年來對繪畫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贏得了同道們的好評。
近年來,她的作品不斷在全國書畫大展中入展獲獎,入編大型畫集,時有精品力作被選送海外展出。2007年她的作品《同沐春光》在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全國花鳥畫展中獲獎,應組委會邀請赴香港、澳門參加畫展開幕及藝術交流活動,2008年作品《雨林清幽》參加第二屆全國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編入畫集。2009年作品《晚涼清馨》應邀參加第三屆全國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2008年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愛心書畫藝術家”稱號。
書畫藝術,發(fā)自天機,取與自然,外練內(nèi)修,藝術價值體現(xiàn)在作品意蘊與人文精神之中,蘇春蓮注重內(nèi)功及畫外功兼修并蓄,技藝日趨完善集眾之長,融會貫通,契合于道,在發(fā)揚傳統(tǒng)美學中,追求時代精神,不斷完善自己的繪畫語言,筆者相信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她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