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馮明先(1914—1973)同州梆子演員。小名夏娃,陜西耀縣人。自小喜愛戲劇,勞動間經(jīng)常在野外哼哼亂彈。家里人見他有這愛好,加上家境貧困,便于民國十九年(1930),送他到洛川劇團學戲,拜馳名花旦迷三縣朱林逢為師,學須生。他常常起雞叫、打半夜地練功吊嗓。由于他學習刻苦,感動了老師,在很短時間內(nèi),就手把手地給他教會了啟蒙戲《劉備祭靈》。登臺演出,一鳴驚人。他嗓音蒼勁渾厚,扮相清俊端莊,老師很器重他,因此很快成了劇團挑大梁腳色之一。他名揚遐邇,婦孺皆知,演唱會戲,指名要有夏娃。如他不到,不是退戲,就是要降低戲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馮明先闖蕩江湖,四處奔走,先后在洛川、黃陵、蒲城、韓城等地搭班演戲。拿手戲有《大報仇》、《文衛(wèi)扯纖》、《賣畫劈門》等。尤以《伍員逃國》中的鞭掃燈花特技最為著名。三十年代演戲,晚上掛清油燈,演員在武打戲中,用鞭梢掠過燈焰,掃下燈花,而燈不滅,油不潑,是一種高難度的特技。每當他干凈利落地掃下燈花時,臺下掌聲雷動,喝彩不已,并多次為他掛紅。
十多年的戲劇生涯中,他受到了群眾的贊賞,也飽受了地主、惡霸和有權(quán)勢人的欺凌,他不甘含屈忍辱,便于民國三十一年,謝卻粉墨,解裝歸田。1949年銅川解放后,他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農(nóng)會主任、區(qū)長、縣工商科副科長等職。1957年由西安文化補習學校結(jié)業(yè)以后,任銅川市秦劇團團長。雖因年老體弱,不再登臺,但仍起早睡晚,督導演員練功習唱,為演員校正唱腔,傳授技藝。并組織力量,將古典戲《移花接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改成《白玉梅》,成為秦劇團久演不衰的劇目。
1962年4月離團,先后任石柱、王家砭公社黨委書記。1973年6月病故,終年五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