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潔身自好 清正為民
崔世召曾祖崔俌,江西吉安州學(xué)正。祖父廷益,本縣醫(yī)學(xué)訓(xùn)科。父允元,號陵溪,邑庠生,與蔡景榕為詩友。崔世召自幼聰明敏達(dá),豐姿俊秀,家貧讀書不輟,未登第時已著才名,得到福建巡撫南居益、兵備僉事熊明遇賞識,并與謝肇淛、徐火 勃、蔡世寓引為至交。萬歷三十七年(1609),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崔世召與蔡世寓、陳克勤、崔世棠等文友倡立溪云吟社,極當(dāng)?shù)匾淮膲⑹隆L靻⑽迥辏?625),授江西崇仁知縣。任上,減賦稅,整吏治,縣民感其恩德。天啟七年(1627),江西巡撫楊邦憲、巡按劉述祖聯(lián)名上奏朝廷,請求在江西南昌為魏忠賢建造生祠。有官員為向魏忠賢獻(xiàn)媚,持尺幅向崔世召求詩。崔世召義憤填膺,詰問道:你們怎么能用這種作法來玷污我的清白呢?由此得罪閹黨,強加以“充運遼糧不饜”的罪狀打入應(yīng)天府死牢。臨行之日,百姓依依惜別,崔世召面無懼色,從容就道。幸遇次年崇禎改元,得以生還。崔世召此舉被名士陳繼儒贊譽為“勁節(jié)正氣,照耀寰中”。
個人經(jīng)歷
治理有方 政績顯著
崇禎二年(1629),崔世召在同僚引薦下,官復(fù)原職,補授湖廣桂東知縣。崇禎四年(1631),轉(zhuǎn)浙江鹽運副使。任上清理沉積案卷,以干練深得上司欣賞。為政之余,又捐資重修杭州西湖湖心、放鶴二亭,與東南詞客嘯詠其中。崇禎六年(1633),升授廣東連州知州。明末朝政腐敗,賦稅沉重,當(dāng)?shù)睾芏嗥矫癖﹣y,崔世召輕賦稅,嚴(yán)治理,恩威并行,百姓懾服,風(fēng)氣漸轉(zhuǎn)熙洽。崇禎七年(1634),致仕歸,連州士民遮道涕泣,如失怙恃。并崇祀州城四賢祠、名宦祠。崔世召告老之后,隱于寧德西山秋谷及故居問月樓書齋,沉浸煙霞,潛心詩酒,直至崇禎十五年(1642)去世。
個人著作
廣交名士 著作等身
崔世召一生愛山樂水,宦游京、津、蘇、浙、閩、粵、桂等省,走遍了當(dāng)時明朝大半疆域。其宦跡所至之處,至今皆有其墨寶碑刻留世。且交游甚廣,與湯顯祖、陳子龍、鐘惺、藍(lán)瑛、米萬鐘、夏允彝、韓敬、葛一龍、丘兆麟、謝肇淛、徐火 勃、陳繼儒、李日華等名人學(xué)者皆有交往。其著作等身,有《西叟全集》、《問月樓集》、《連嘯集》、《秋谷集》、《湖隱吟》、《半囈吟》、《湖心亭別集》《腋齋遺稿》等。在江西崇仁任上,編輯有《華蓋山志》。今僅存《秋谷集》二卷及《華蓋山志》一冊!睹髟娋C》與《全閩詩話》都收有他的部分詩作。
人物評價
歷代詩人對他評價甚高。熊明遇曾高度評價崔世召:“詩文之備美一似乎其樓之觀也。詩則大歷、貞元間,文擅蘇柳之致。而擬于今,當(dāng)宗五霸中桓文也!毙旎 勃在《筆精》中言其詩:“鍛煉工巧、詞壇之射雕手也”。謝肇淛則稱之:“工為詩,禘漢而宗唐,才情宛至,非驚人語不出口也!鼻宕煲妥稹鹅o志居詩話》評論:“頗清澈,無塵氛氣”。劉家謀《鶴場漫志》中也說:“沿晉安風(fēng)雅,派與竟陵游,不染楚氛,可稱矯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