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吳佩陶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清朝
籍貫:湖北武昌縣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個人簡介
吳佩陶,字學用,號楊湖,湖北武昌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吳佩陶原名逢吉,道光五年(1825年)乙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襄陽府教授。
《武昌縣志·卷十三·選舉》頁四十:“道光五年乙酉 吳逢吉,見進士,解元萬時喆。”
《武昌縣志·卷十三·選舉》頁四十三:“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吳佩陶,原名逢吉,字學用,號楊湖,張之萬榜會魁(原文如此),襄陽府教授!
吳姓起源
關(guān)于吳姓的起源主要有四種:
1. 以諸侯國號為氏,出自姬姓,乃黃帝軒轅氏直系后裔。商末時,黃帝的十二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周太王生有泰伯、仲雍與季歷三個兒子。季歷之子昌聰明早慧,周太王想傳位于昌,泰伯就與仲雍逃到江南,建立勾吳古國。周滅商后,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傳至壽夢時后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fā)展,如闔閭、夫差等吳國國君,但仍屬姬姓,越滅吳后,其后代隨國而姓;另一支則奉季札為開氏始祖,后裔人丁繁衍眾多,構(gòu)成了當今吳氏的絕大部分。
2. 在上古的時候,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為虞字發(fā)音同吳,所以舜后有吳姓。
3. 顓頊帝時有吳權(quán),其后亦有吳氏。
4. 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融合或者名字漢譯后所產(chǎn)生。如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均有為吳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