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
《宋史》記載:良淳少學(xué)于其鄉(xiāng)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jié)。及仕,所至以干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湛冗官二十余年。馬光祖、李伯玉、范丁孫交薦辟之,卒不振拔?寂e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江西劇邑,俗尚嘩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至甚桀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秩滿,特差權(quán)江西安撫司機宜文字,詔除諸司審計院,督餉江西,升大理司直。
咸淳末,廷臣議眾建宗室于內(nèi)郡,以為屏翰,遂除良淳知安吉州。先是,知州李庚遁,百事隳廢,良淳至,日與僚吏論所以守御之備,悉舉行之。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蜂起;蛘堃员鴵糁,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茍活耳。”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良淳勸富人出粟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逼溲詰⿷,足以動人,皆倒囷以應(yīng)之。朝議尋以徐道隆為浙西提刑,以輔良淳,加良淳直秘閣。
文天祥去平江,潰兵四出剽掠,良淳捕斬數(shù)人,梟首市中,兵稍戢。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大兵迫獨松關(guān),有旨趣道隆入衛(wèi)。道隆既去,大兵至,軍其東西門。良淳率眾城守,夜就茇舍陴上,不歸。
先是,朝廷遣將吳國定援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見良淳,愿留以為輔。良淳見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國定開南門納外兵,兵入城呼曰:“眾散,元帥不殺汝!庇谑潜娞柶⑷ァA即久嚉w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绷即具橙ブ。命家人出避,乃閉閣自經(jīng)。有兵士解救之,復(fù)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若逃之猶可求生。”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眾猶環(huán)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北娞槠觯瑥(fù)投繯而死。
宋史趙良淳譯文
趙良淳,字景程,丞相趙汝愚的曾孫。從小跟從他們鄉(xiāng)的先生饒魯求學(xué),懂得立身的大節(jié)。等到做了官,所到的地方以干練治理而著稱,卻不曾求人舉薦。開始是因祖先的官職而循例受封為泰寧主簿,鍇多次變遷至淮西運轄,在官場升升遷遷達二十多年?荚嚺e人及格,改知分寧縣。分寧,是江西的大縣,習(xí)俗喜歡喧嘩和攻擊別人,趙良淳治理該縣,沒有使用刑法和殺戮,沒有任用吏胥,選取忠厚孝順的人,親自尊敬禮遇他們,至于對那些特別桀驁不馴的人,就繩之以法,壞的習(xí)俗被稍微革除了一些。咸淳末年,被任命趙良淳知安吉州。
趙良淳到任后,每天和屬吏討論用來守御的方法,都加以實行。當時年成饑荒,百姓在一起成為盜賊,所在的地方蜂擁而起。有人請求出兵打擊他們,趙良淳說:“百姓難道愿意做盜賊嗎?時勢艱難又遇大旱,所以一起剽掠茍活下去罷了!泵盍艑賹λ麄儠砸源罅x,眾人都扔下武器分散而回,那些不走的人眾人把他們捆住獻來。有搶了人家的財貨到主人那里去謝罪并歸還人家的人。趙良淳勸富人拿出粟米賑濟他們,曾經(jīng)對人說:“假如太守的身體可以賑濟百姓,也在所不惜。”他的話非常誠懇,足以打動人們,人們盡出谷倉的糧食來響應(yīng)他。不久范文虎派使者拿著書信前來招降,趙良淳燒掉書信斬殺使者。
元兵來到,在他們的東西門駐軍。在此之前,朝廷派大將吳國定增援宜興,宜興已經(jīng)危急,他不敢去,就到安吉見趙良淳,愿意留下來作為輔助力量。趙良淳看到吳國定慷慨陳詞,認為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請求,把他留下戍守安吉。不久吳國定打開南門接納外面的元兵,元兵進入城中呼叫道:“眾人散去,元帥不殺你們!庇谑潜娙舜舐暱奁⑷。趙良淳命令驅(qū)車回府,士兵制止他說:“事情到了這種你地步,侍郎你應(yīng)當保全自身著想!壁w良淳呵斥眾人離去。讓家里人出去躲避,就關(guān)上門自殺。有士兵來解救他,他又醒過來,眾人列拜哭泣說:“侍郎何必苦自己呢。逃走仍然可以求生。”趙良淳叱責(zé)他們所:“我難道是個逃生的人嗎。”眾人仍然圍守著他不走,趙良淳大聲呼叫道:“你們想作亂嗎!北娙丝奁鰜恚稚系醵。
世人追憶
挽趙良淳三首
作者:陳存(宋末元初)
一
日慘天無色,城危歲迫除。孤忠元自許,一死不知余。
束衽全遺體,呼兒受訣書。登陴才信宿,腸斷正愁予。
二
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顧身。曾孫能致命,屬籍豈無人。
歸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濱。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遺民。
三
慷慨君酬國,奔逃我喪家。陸沈同一壑,淵涉眇無涯。
祈死惟嫌晚,余生只自嗟。蒿萊連雉堞,落日噪棲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