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孔慶嵐,字藹庭,巨野縣龍堌鎮(zhèn)孔莊人,1865年生,1932年卒,終年67歲。他自幼聰敏好學,戊戍變法后,棄舉業(yè),攻史籍,習書畫,幾經寒暑,書畫俱佳,文亦可觀,曾名揚巨邑。
光緒二十二年,受聘任曹州中學堂美術教員。任教期間,常以薪俸接濟貧苦學生。該校學生何思源(曾任山東教育廳長)深受其器重。其書畫頗受清遺老曹縣翰林徐繼魯、本縣翰林姚舒密的賞識。其國畫創(chuàng)作《泰山黃河》描繪了山勢之雄偉,水勢之浩蕩,表達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民國八年,應本縣教育界邀請,任縣高級小學堂國文教員。授課深入淺出,鞭辟入里。批改文章,力求理通詞達,評語中肯。教態(tài)和藹可親,學生百問不厭,故深受學生愛戴。
孔慶嵐?jié)嵣碜詯,藐視權貴,而以“君子患德不患貧”的至理名言律己教人。民國九年,張漢章出任黃縣縣知事,聘孔為秘書,孔以不愿棄教、樂于學耕為由婉言謝絕。其書畫從不為應酬豪紳而作,然一般鄉(xiāng)鄰有求,則揮毫相贈,不取分文,孔慶嵐執(zhí)教多年,深感婦女無文化之苦,乃大力支持其妻朱瑞云創(chuàng)辦巨野女子小學堂,被譽為我縣文化界婦女解放之先驅。民國十二年,孔因年老棄教歸里,靠薄田十余畝維持生計,雖時有斷炊之憂,仍揮毫作畫,安然處之,從不求助于親友。民國十八年,山東省教育廳查知此情,發(fā)原薪以資助之?讘c嵐執(zhí)教數(shù)十年,桃李多有當權者,但孔仍固守清貧,片紙不入公門。謝世后,僅遺書畫一束,書籍數(shù)箱而已?讘c嵐堪稱巨野縣一代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