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顧鴻字農(nóng)以,號蘭溪,保寧府閬中 縣人。清 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 舉人。補(bǔ)陜西延長令,歷知咸寧、商州、宛平、修下諸州縣。河決陽武,鴻理河務(wù)兼辦水災(zāi),勞績列第一。遷 河南許州、山西汾州 知州。疏汾水,筑堤防,人號顧公堤。又創(chuàng)西河書院。興利除弊,政績卓著。 乾隆丁丑(1757) 致仕后,游歷吳越,著有《寄馀集》。卒贈中憲大夫。子蒿楷,由山東兗州 通判升開府,進(jìn)秩部陜西司 員外部。
畫作
欣賞
詩作
1、揚(yáng)州夜雨
歌舞樓臺夜寂寥,輕風(fēng)夜送客帆遙。
二分無賴邗江月①,猶照當(dāng)年廿四橋②!ā堕佒锌h志稿》)
注①邗江:即邗溝。揚(yáng)州至淮安一段河水,隋煬帝時開鑿為運(yùn)河,唐徐凝《憶揚(yáng)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yáng)州。
注②廿四橋:在揚(yáng)州!稉P(yáng)州畫舫錄》:二十四橋即吳家橋,一名紅藥橋。傳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一說二十四橋,為二十四座橋,但氣話的橋,夠二十四座。
2、偕劉工部曉江、謝明府天石步南津橋①
不問南津渡,經(jīng)今三十年。
朋從偕舊侶,步履趁晴天②。
利涉勞冠蓋③,爭趨走市廛④。
臥虹拖錦纜⑤,橫鎖一江煙!ā堕佒锌h志稿》)
注①南津橋:即南當(dāng)關(guān)下浮橋,明成化八年(1473),保寧府同知趙宗繼創(chuàng)建。以木船三十五只,排列水面,相去名丈余,上鋪木板,并以纜索為欄,拴在兩岸碼頭鐵獸上。每年秋冬水落時架橋,次年春夏水漲時拆橋。明都御史吳琛侍郎萬翼均作有《南津浮橋記》相尚近五百年。解放后,嘉陵江航船大增,浮橋有礙上下,故拆去。
注②步履:步行。
注③冠蓋:指官吏的車馬。有了浮橋,車馬可以順利過江。
注④市廛:市場。
注⑤臥虹:比喻浮橋象一條橫臥的彩虹。
3、許昌送工部劉曉江解組還蜀①
悠悠與誰論,靜識天地廣。
壯志隨浮云,功名任飄蕩。
京尹落拓時,跬步觸魑魎。
不忘貧賤交,風(fēng)雨落幽賞。
我來守潁濱,故人勞夢想。
達(dá)者略細(xì)行,大德終為枉。
坎坷遇何嘗,浩歌一長往。
憶昔我丁年,與君共里黨。
握筆主文壇,豪氣最倜儻。
索米到長安,七尺猶憑仗。
大迼等洪爐,日月復(fù)摩蕩。
畢竟成何事,共看須鬂蒼。
橘味淡神仙,槐根幻夢象。
物外得自由,何者堪悒怏。
閬山臺高高,閬水波滉滉。
瀟灑歲月深,不須隨俯仰!濉さ拦狻侗幐尽
注①解組:交印辭官。
顧鴻
(清)字瀛伯。齋號鞠壽軒,錢塘人, 顧愷之后人。諸生,書宗顏平原,似其舅氏 程恭壽容伯。工詩文,蘇松太道 吳煦延入幕府。
參考文獻(xiàn):《海上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