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丹尼爾·巴倫邦姆是1942年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里斯。他的父母是俄裔猶太移民。五歲時,巴氏開始跟隨母親學(xué)習(xí)鋼琴,之后又再跟隨他僅有的另一個鋼琴老師--他的父親學(xué)習(xí)。1950年8月,年僅七歲的巴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了他個人第一次正式的音樂會。
從藝經(jīng)歷
1952年,巴倫邦姆全家移居以色列。而之前,他受到了曾到布宜諾斯艾里斯演出的大音樂家,如:阿瑟·魯賓斯坦,阿道夫·布什的強烈影響。
1952年在維也納和羅馬,1955年在巴黎,1956年在倫敦,巴氏舉行了他以鋼琴家身份的各地首演。而1957年紐約的首演,更是與斯托科夫斯基和他的室內(nèi)交響樂團合作。從此,他經(jīng)常在歐美舉行音樂會。1958年澳大利亞演出后,巴氏旋即成為他那一代最有天才的鋼琴家。
他的第一張唱片是在1954年錄制的。不久,他開始錄制大量的鋼琴文獻(xiàn)名作。計有: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全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協(xié)奏曲(克倫佩勒指揮)、布拉姆斯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巴比羅尼指揮)、巴托克的鋼協(xié)(布列茲指揮)。
同時,巴氏也開始接觸指揮,他先是在鍵盤上指揮樂隊演出協(xié)奏曲,后來全力轉(zhuǎn)向指揮。1968年在紐約,他代替克爾提茲,指揮倫敦交響樂團。一舉成功。至此,他作為指揮家的身份開始確立。先后與以色列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克里夫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1975年,他被任命為巴黎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同時,他還涉足歌劇指揮,1973年以莫扎特的《唐·喬瓦尼》開始他的歌劇事業(yè)。1981年第一次到拜魯依特音樂節(jié)指揮,在那他指揮了瓦格納的《指環(huán)》、《特里斯坦與埃索爾德》、《帕斯發(fā)爾》、《紐倫堡的名歌手》。
藝術(shù)輝煌
1987年,他被聘為法國巴士底歌劇的藝術(shù)總監(jiān)。1990年1月13日,因為和法國當(dāng)局意見不和,竟意外遭到解雇。造成當(dāng)年樂壇最矚目的事件。索爾提、朱里尼等樂壇大師及卡拉揚的遺孀,一同聯(lián)名抗議。終是徒勞。但兩周后,巴氏即被內(nèi)定為索爾提的接班人,之后順利成為芝加哥交響樂團的總監(jiān),1992年,他成為德國柏林國立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并與柏林愛樂樂團長期合作演出,均大受好評。其中,德國TELDEC與巴氏/柏林愛樂樂團這一組合簽訂獨家合約。1999年,巴氏競爭柏林愛樂樂團新總監(jiān)失敗,但他的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樂曲全集唱片在五個月后隆重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