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咸豐五年(1855)入江南義勇營充馬兵;六年(1856),于徐州作戰(zhàn)受傷,因功以外委撥補,并戴藍翎;七月,與克復(fù)安徽宿州之役,獎五品頂戴,旋撥補徐州鎭標(biāo)胡家口汛額外外委。咸豐八年六月,以兩路連破賊圩,并迭次獲勝,以千總撥補。是年十一月,撥補中營睢汛外委,旋隨前往河南、山東一帶剿賊,迭獲勝仗,并攻破牛家圩,大戰(zhàn)李興集,殺賊多名,于咸豐九年(1959)正月,以守備補用。是年九月,于老湖坡一役有功,賞換花翎;又先在河南商水縣剿賊獲勝,于咸豐十年(1860)閏三月賞加都司銜。咸豐十一年(1861)二月,以兩赴山東協(xié)剿股匪,并截剿東西兩路竄賊,盡逼回巢,大獲勝仗,及三次固守徐郡城垣,于是月敘以都司盡先補用。十一月,攻剿湖黑山寨賊圩,以游擊盡先補用;又迎剿汴塘捻匪獲勝,于是月賞給果勇巴圖魯名號。其后,因歷次截剿東竄大股捻匪,于同治元年(1862)五月,以參將盡先補用。
主要事跡
是年十二月,隨赴山東剿辦幅匪,并同治二年二月攻破長城賊圩,于是年三月,賞加副將銜。同治五年(1866)十月,調(diào)赴徐州追剿湖北捻匪,并以歷年剿匪迭著戰(zhàn)功,于是月以副將盡先補用。同治六年(1867)九月,札委剿辦東捻,是年十二月,以在彌河之交大獲奇捷,逆首殲除始盡,于是月以總兵記名簡放,并賞換繃僧巴圖魯名號。同治七年(1868)七月,搜補張總愚余匪凈盡,直隸、山東一律肅清,于是月交軍機處記名,遇有提督缺出,盡先簡放并賞給正一品封典。
同治九年(1870)四月,隨同援陜;是年七月,調(diào)赴直隸故城縣駐防;十月,赴鄂駐防樊城。光緒五年(1879)十月,委署湖北提督。光緒十三年(1887)三月,接統(tǒng)升字中、左兩營,駐防漢口。光緒十五年(1889)三月,補授湖南綏靖鎭總兵。光緒十九年(1893)八月,補授湖北提督。
光緒廿年(1895),奉命率兵參加中日甲午之戰(zhàn)。在遼寧海城、牛莊一帶,先后與敵血戰(zhàn),身先士卒,戰(zhàn)功卓著,為淸廷授予“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