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職業(yè)生涯
作為解放軍軍樂團的一名專職創(chuàng)作員,創(chuàng)作編配了大量的外交禮儀作品!短柦乔芳啊吨戮辞吩谙愀奂鞍拈T回歸的交接儀式上奏響。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創(chuàng)作了《圣火號角》等音樂作品。和著名作曲家 譚盾共同為北京奧運會創(chuàng)作管樂進行曲《成功之路》,成功入選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音樂入場曲,伴隨著各國運動員走向冠軍領獎臺的矯健步伐,譜寫了成功與輝煌的精彩樂章,這首作品在兩奧期間共奏響了774次之多,為祖國、為中國管樂藝術爭得了世界性的榮譽!妒啦┨柦恰泛汀缎奶柦恰吩2010年上海世博會儀式和廣州亞運會開幕儀式中奏響。
2011年6月12日,王和聲“ 草原夜色美”作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行,音樂會集中了他40年的創(chuàng)作精華,向聽眾展示了他各個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作品,豐富的內(nèi)容、多彩的形式和鮮明的風格受到了各界觀眾的廣泛贊譽。幾十年來,王和聲創(chuàng)作、編配的國宴用曲、儀式樂曲、聲樂作品、交響音樂及其它各類體裁的作品近千首。
2011年11月13日 在央視7《軍旅文化大視野》播出了王和聲的音樂世界
1970年,王和聲經(jīng)過考核,成為一名穿軍裝的小學員,在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擔任演奏員之余,他癡迷地愛上作曲。
1983年,時年29歲、還是一名業(yè)余作者的王和聲就創(chuàng)作出了歌曲《 草原夜色美》。這首歌由 歌唱家 德德瑪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被譽為“中國的小夜曲”。但是,直到今天還鮮有人知道這首經(jīng)典之作的曲作者就是王和聲。
人稱王和聲有“ 三多”,即作品數(shù)量多、演出用曲多、獲獎數(shù)目多。他是軍樂團公認的最勤奮、最高產(chǎn)的作曲家之一。樂團演出節(jié)目單上他的作品總是最多的。在獎勵、贊揚聲中王和聲最看重的還是觀眾的口碑和戰(zhàn)士們的評價。他說,“但凡工作有點成績的人,都是任勞任怨的標兵。平時不付出更多的汗水,不進行知識積累和儲備,機會和成績絕不會眷顧到你,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想吃餡餅,就得自己烙……”
“這是一個雙腳踏在中國土地上的作曲家!蓖鹾吐曌钤敢獯蠹疫@樣評價他。這當然也是他給自己的定位和畢生追求的藝術境界。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王和聲表示,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感覺,初始的小樣并不能太讓人滿意,“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么能感動別人呢”。如何在好聽、好唱、好用的基礎上加入民族音樂元素,費了王和聲不少的腦筋。
他認為,“對中國作曲家來說,只有把音樂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之上,才能充分調(diào)動出創(chuàng)作的激情,激發(fā)出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寫出的作品才會更有生命力。”他創(chuàng)作的管樂合奏《五聲神韻》取材于浩瀚的中國 民歌之中,側(cè)重于西部地區(qū),采擷了幾首極具代表性的民歌精品進行了加工和整理,按照宮、商、角、徵、羽的調(diào)式排列,集中展現(xiàn),使聽眾在欣賞中充分領略到中國民歌那無盡的風采和魅力。
王和聲性格直爽、為人和善,是典型的樂天派。他說,“應該用快樂的心情看待周圍世界,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用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創(chuàng)作過程。盡管創(chuàng)作過程十分艱辛,但當苦盡甘來的時候我們便成了最幸福的人。”王和聲總是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大眾的喜愛,雅俗共賞也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中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代表作品
交響詩《圓明園》(第七屆全軍匯演器樂創(chuàng)作一等獎)、《華夏隨想》,交響音畫《彝!罚ǖ诎藢萌妳R演器樂創(chuàng)作一等獎),交響序曲《家園頌》(第九屆全軍會演器樂創(chuàng)作一等獎),管樂合奏《五聲神韻》,小號獨奏《月光下的舞步》,長號獨奏《馬背上的長城》,交響合唱《詠梅》,歌曲《 草原夜色美》、《藍天空,白鴿子》、《繽紛的彩帶》、《戰(zhàn)友!向你敬個軍禮》、《歡樂的水》、《草原牧歌》,奧運歌曲《擁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牡丹盛開迎奧運》,禮儀用曲《孔雀舞曲》、《桔梗謠》、《體育健兒進行曲》、《回歸號角》、《致敬曲》、《圣火號角》、《世博號角》、《宣誓號角》、《成功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