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John B. Robbins博士在細菌性疫苗的研究開發(fā)上成績卓著。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首先研發(fā)成功了傷寒Vi多糖疫苗。隨后,他開創(chuàng)了細菌多糖-蛋白質結合疫苗理論和技術,于1987年首先研發(fā)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Hib PRP-DT),后又于1993年改進研發(fā)成功了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更好的b型流感嗜血桿菌PRP-TT結合疫苗;2001年,他和陳孝生博士研發(fā)的傷寒Vi-rEPA結合疫苗在越南傷寒病流行地區(qū)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優(yōu)秀的流行病學保護效果和免疫持久性;他主持研發(fā)的百日咳類毒素(PT)單一組分疫苗在瑞典和丹麥進行的流行病學保護效果研究中顯示出約70%的流行病學保護效果,該疫苗在北歐地區(qū)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還致力于以革蘭氏陰性細菌O-SP為保護性抗原(細菌性痢疾、甲型副傷寒和大腸桿菌O157血清型等)的結合疫苗研究,在無莢膜細菌的O抗原結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護效果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為表彰其巨大的科學貢獻,他先后于1996年獲得”美國拉斯哥醫(yī)學獎”,”巴斯德獎”和美國”Sabin疫苗獎”等榮譽稱號。John B. Robbins博士曾對中國細菌性疫苗的發(fā)展過程中給予過無私的幫助。1979-1980年期間,受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陳正仁所長的邀請,他和助手Rachel Schneerson博士兩次到北京所幫助A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研發(fā),該疫苗后來于1982年在中國批準上市;1990年,JohnB. Robbins派其助手陳孝生博士多次來蘭州指導檢定所和六大所組成的協(xié)作組,開發(fā)傷寒Vi多糖疫苗,經過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六個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94年同時獲得生產文號在國內上市;1996年后,他多次親臨北京、蘭州、武漢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交流指導疫苗研發(fā),在他的關心和指導下蘭州所與檢定所合作研發(fā)的Hib PRP-TT結合疫苗于2003年獲得生產文號,2004年上市銷售。此外,他還培養(yǎng)了為數(shù)眾多的中國疫苗技術人員和兒科學臨床醫(yī)生。為表彰他對中國疫苗的無私幫助,中國政府于2009年授予John B. Robbins”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獎”,并邀請他出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慶;顒雍烷啽^禮。
人物逝世
著名的疫苗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yī)學科學院院士,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兒童和發(fā)育研究所發(fā)育和分子免疫研究室原主任John B. Robbins博士于2019年11月27日凌晨在紐約去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