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于彼得堡,少年時期在諾夫哥羅德度過,1822年畢業(yè)于中級海軍學校。
人物經(jīng)歷
1822-1825年隨隊參加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拉扎列夫領導的環(huán)球航行,參加過1827年的納瓦里諾海戰(zhàn)和1838一1839年的高加索沿岸的軍事行動。期間曾去英國為黑海艦隊買船,1842年為了和波斯通商而在里海打擊海盜,1849年娶了一個英國海軍上將的女兒,同年任尼古拉一世的副官長。
1851年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為了加強俄國在太平洋的勢力,策劃了一次和日本通商的遠航,1852-1855年率代表團赴日本,歷經(jīng)英國、南非、荷屬東印度、西班牙統(tǒng)治下的菲律賓抵達長崎,恰好馬休·佩里的美國艦隊在1853年打開了日本國門,他因此順利的簽訂了1855年俄日條約。當時日本的田中久重參觀了他帶去炫耀的機械后制造了日本的第一個蒸汽機。他后來并考察了朝鮮東海岸的情況,因為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他不得不從陸上回到彼得堡,被封為伯爵,(隨船行動的伊凡·亞歷山大羅維奇·岡察洛夫寫了這次航行的一本著作《戰(zhàn)艦巴拉達號》)。
1857年他出使中國,簽訂了允許俄羅斯商人入境的協(xié)議,1858年晉升海軍上將,任俄國駐倫敦海軍武官。1861年任俄國國民教育大臣.推行教育改革,允許學生集會和規(guī)定神甫必須有小學學歷,引發(fā)東正教會的抗議,他被迫辭職,后當選國務會議成員和俄羅斯科學院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