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駒

    李駒(近代)

    李駒(1900—1982),著名園藝學家,1900年出生于上海,1917年考入法國高等園藝學校,1921年畢業(yè)并獲園藝工程師資格后,考入法國諾尚高等熱帶植物學院,獲農(nóng)業(yè)工程師稱號。


    公園建設先驅

    他在法國學習期間,由于學校重視教學實習和實際操作鍛煉,加上他經(jīng)常進行實地考察,使他掌握了造園設計和植物栽培技術,提高了園藝場和農(nóng)場的管理技能。他酷愛造園事業(yè),渴望能為祖國人民建立休息活動的公園,培育優(yōu)良品種的園藝場,1923年他放棄留法工作的機會,懷著科學救國的熱情回到祖國。

    1926年開始,他先后任國立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的教授、園藝系主任,還先后在上海、北京、開封、南京、重慶等地城市公園設計與管理部門或園藝場、農(nóng)場擔任高級技師。李駒是著名的園藝學家、園藝教育家、花卉專家,是我國近代公園建設的先驅之一。

    1928年,他在中大農(nóng)學院任教授,兼園藝系主任時,與該院郭須靜教授等人發(fā)起成立中國園藝學會,并任理事長。

    1932年以后,李駒先后受聘于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任高級園藝師和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任園藝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間主要教授《造園學》、《苗圃學》、《花卉學》、《觀賞樹木學》、《植物拉丁學名》以及教學實習等課程,他除了編寫教學講義和參考教材外,還調查浙江的果樹,編寫了《浙江楊梅與枇杷調查報告》,刊登于1933年浙江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專刊上。1935年編著出版了《苗圃學》,對建立苗圃和苗木的繁殖、栽培和管理起到重要指導作用,至1938年的幾年間就重印四次。他還編有《植物拉丁學名釋義》、《行道樹的栽植法》、《成都園林事業(yè)之改進》等。

    他除了任教之外,還同時從事園林設計和文物古跡的整修設計工作。尤其在1938—1948年兼任成都市公園設計委員會委員時期,先后設計了成都少城、南郊公園、新都桂湖公園、博濟醫(yī)院等公園和私家庭園、墓園與校園,結合公園設計實踐,探索培養(yǎng)園林專業(yè)人才所需設置的學科內容。

    李駒

    新中國成立后,李駒仍在川大農(nóng)學院任教授,1951年兼任成都市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和成都文物古跡整修委員會委員,任教之余,他主持設計和整修了成都人民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杜甫草堂和昭覺寺等公園名勝古跡。

    李駒回國后,在從事教學的同時,還長期承擔繁重的園林設計工作。在南京他參加了中山陵園的設計,運用西方規(guī)則式的布局手法,采用了高大常綠針葉樹種雪松作了基調樹種,烘托出陵園宏偉、莊重、肅穆的氣氛。在任南京公園管理局主任時,提出了綠蔭街道的概念,并在南京的道路綠化實施中實現(xiàn)了這一設想,成為我國近代城市道路綠化的倡導者之一。

    李駒運用國外的理論并結合國內實際,從1927年開始先后設計了開封的龍亭公園、繁塔寺公園;南京的玄武湖公園,秦淮河公園,中央大學校園;重慶大學校園,重慶教育學院校園;杭州的湖濱公園;成都的少城公園,新都桂湖公園等。在設計中他吸取了西方國家公園的手法和為群眾游樂休息的格局,建立了開放式的杭州湖濱公園、南京的玄武湖公園等。這幾個公園至今仍保持著原來的設計的雛形。開封龍亭公園的設計受到馮玉祥將軍的贊譽。以后他又被推薦為蔣介石設計了浙江溪口妙高臺花園,何香凝的浙江五夫庭園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的庭園、墓園。

    解放后,園林事業(yè)受到重視,得到了發(fā)展。在近代公園、綠地建設中,他結合我國設計,較早較多地運用西方園林的布置手法,是我國近代公園建設的先驅者之一。

    李駒,園林學家、園藝教育家、花卉專家。他為我國規(guī)劃設計了多處著名園林、景區(qū),是我國近代公園建設的先驅之一。長期從事植物拉丁學名的搜集、整理和編譯工作,著有《苗圃學》等。曾任幾所大學園藝系、園林系系主任。是中國園藝學會成立發(fā)起人之一。

    人物介紹

    李駒,字超然。1900年出生于上海市一個小商人家庭。1912年,其長兄李駿獲得公費留學法國,他隨兄一起赴法學習,1914年在巴黎和蘭斯(Laons)預備學校補習法文,并學完初、高中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預備學校被德軍占領。后得機會到了柏林和瑞士,參觀了柏林和瑞士的公園和風景區(qū),對造園事業(yè)倍感興趣,從而確定了他學園藝專業(yè)的志向。1915年考入法國南部的農(nóng)業(yè)學校,1917年秋考入法國高等園藝學校繼續(xù)深造。他刻苦鉆研造園學和觀賞植物學,畢業(yè)后獲園藝工程師稱號。為進一步掌握熱帶、亞熱帶植物的栽培技術,1921年考入法國諾尚(Nagent—Sul—Marne)國立高等熱帶植物學院,進修一年,獲農(nóng)業(yè)工程師稱號。1922年秋至1923年初與留法同學孫福熙等赴法國里昂(Lyon),沿途考察了法國北部海濱城鎮(zhèn)的公園、風景區(qū)、園藝場與農(nóng)場。

    在法國學習期間,學校注重教學實習和實際操作鍛煉,加上他經(jīng)常進行實地考察,使他掌握了造園設計和植物栽培技術,提高了園藝場和農(nóng)場的管理技能。他酷愛造園事業(yè),渴望能為祖國人民建立休息活動的公園,培育優(yōu)良品種的園藝場。為此,他放棄了利用其兄在法國擔任中國駐法使館秘書和駐巴黎領事的關系而能留法工作的機會,謝絕了多家公園、園藝場的高薪聘請,1923年初懷著科學救國的熱情回到了祖國,回國后他立即補習漢文,并開始調查研究祖國的造園學、園藝學。

    1926年開始,他先后在河南、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地的大學任教,并任上海、北京、開封、南京、重慶等地城市公園設計與管理部門或園藝場、農(nóng)場的高級技師。他一邊教學,一邊參加當?shù)氐脑靾@設計和園藝場的技術管理,力求改變中國園林、園藝的落后狀況。當時內戰(zhàn)頻繁,這種愿望無法實現(xiàn)。但他立志科學救國的決心不變,在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學任農(nóng)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時,他廣泛聯(lián)系園林、園藝界的專家、教授,交流學術經(jīng)驗,探討中國園林、園藝發(fā)展的途徑。于1928年又與該校郭須靜教授,金陵大學園藝系主任胡昌熾教授、章文才教授等人發(fā)起成立了中國園藝學會,并任學會理事長。

    1932年以后,又先后受聘于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任高級園藝師和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任園藝系教授、系主任。在此期間主要教授《造園學》、《苗圃學》、《花卉學》、《觀賞樹木學》、《植物拉丁學名》以及教學實習等課程,他除了編寫教學講義及參考教材外,還調查了浙江的果樹,編寫了《浙東楊梅與批把調查報告》,登載于1933年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第三號?。1935年編著出版了《苗圃學》一書,書中詳述了苗木的繁殖、栽培與修剪技術和苗圃的管理等,對建立苗圃和苗木的繁殖、栽培與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至1938年的幾年間就重印了4次;他還編有《植物拉丁學名釋義》、《行道樹的栽植法》、《成都園林事業(yè)之改進》等,分別載于?驁蠹埳。

    1938年,他上書國民政府,建議將城市公園、綠地納入城市建設的范疇;為民眾建立休息游樂的公園,并結合保護文物古跡設置公園綠地,建立國家、省、市、縣級以至鄉(xiāng)村的公園,形成公園體系,改善城鄉(xiāng)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開辦培養(yǎng)造園專門人才的學校和建立各級公園管理的專門機構,充分發(fā)揮造園人才的作用,以改變中國城鎮(zhèn)的面貌,但這些建議當時均無法實現(xiàn)。

    在上書無望的情況下,他除了任教之外,還同時從事園林設計及文物古跡的整修設計工作。尤其在1938—1948年兼任成都市公園設計委員會委員時期,先后設計了成都少城、南郊公園、新都桂湖公園、博濟醫(yī)院等公園和私家庭園、墓園與校園;結合公園設計實踐,探索培養(yǎng)園林專業(yè)人才所需設置的學科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李駒仍在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園藝系任系主任、教授;1951—1952年兼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建設計劃委員會委員和成都文物古跡整修委員會委員,任教之余,他還主持設計和整修了成都人民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杜甫草堂和昭覺寺等公園名勝古跡。1952年院系調整,李駒調西南農(nóng)學院園藝系任系主任、教授,仍從事教學與園林設計工作。

    新中國成立以后,他仍忘不了開辦園林專業(yè),他從各方面向高教部提出設置園林專業(yè)的建議,終于于1956年經(jīng)高教部批準在北京林學院(現(xiàn)北京林業(yè)大學)設置城市及居民區(qū)綠化系,并調他任系主任。國內有名的園林專家教授云集于北京林學院綠化系,他30多年的宿愿終于實現(xiàn)了。但在極“左”思想的影響下,該系被作為封資修的產(chǎn)物于1965年撤銷。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年近70歲高齡的李駒遭受到沉重的打擊。1971年不得不離開他所熱愛的事業(yè)而退休,以后仍繼續(xù)整理《植物拉丁學名釋義》,1980年,年已80高齡的李駒仍孜孜不倦地編輯這本詞典直至1982年病危。

    李駒一生力圖以科學救國。他擁護黨的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為抗美援朝捐款,送子參軍;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他治學嚴謹、誨人不倦的精神受到北京林學院廣大師生和園林界的贊譽和尊敬。

    教育理念

    我國的造園歷史悠久,藝術水平為世界矚目,但著名園林均被王親貴族、地主、資產(chǎn)階級所占用。造園理論也僅限于庭園,缺乏對城市公園、綠地的科學認識。因此,園林學是一門尚待開發(fā)的學科。李駒回國后邊教學,邊致力于編寫教材。他結合中國實際,在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的有關資料后進行編寫。他對講義的要求是,要有科學性、時代性和實踐性,特別是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如達不到“三性”要求,他決不脫稿出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李駒教學中一貫的指導思想。每到一所大學任教,他都主張開設教學實習課,開辟實習圃地、果園和農(nóng)場。在中央大學任教時,他曾親自帶領學生赴杭州西湖風景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增加感性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在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任教期間,創(chuàng)辦了農(nóng)場和花、果、茶引種育種實驗基地,并引進培育了新品種。40年代初曾引進并培育出無籽柑桔和美國薄殼山核桃等。這種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一直貫串在他一生的教學活動之中。

    李駒還很注重農(nóng)村園藝生產(chǎn)的調查。1932年在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任職期間,他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摸清了當時楊梅、批把、柑桔和青梅等主要果樹的分布,以及品種和栽培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點發(fā)展品種和增產(chǎn)措施。著名的肖山楊梅、塘棲枇把的優(yōu)良品種就是從那時推廣、發(fā)展起來的。他寫了浙江楊梅與枇把的專題調查報告,于1932年8月在該場刊物第三號?习l(fā)表。

    做出貢獻

    李駒回國后,在從事教學的同時,還長期承擔繁重的園林設計工作。在南京他參加了中山陵園的設計,在植物種植上充分運用了西方規(guī)則式的布局手法,采用了高大的常綠針葉樹種雪松作為基調樹種,烘托出陵園宏偉、莊重、肅穆的氣氛。任南京公園管理處主任時,首先提出了綠蔭街道的概念,并在南京的道路綠化實施中實現(xiàn)了這一設想,成為我國近代城市道路綠化的倡導者之一。

    本世紀初,我國各城市雖有不少私人花園,但幾乎沒有群眾性的公園。他運用國外的理論并結合國內實際,從1927年開始先后設計了開封的龍亭公園、繁塔寺公園、南城公園;南京的玄武湖公園(即當時的五州公園)、秦淮河公園、中央大學校園;重慶大學校園、重慶教育學院校園;杭州的湖濱公園;成都的少城公園、南郊公園、新都桂湖公園,博濟醫(yī)院庭園等。在設計中他吸取了西方國家公園的手法和為群眾游樂休息的格局,建立了開放式的杭州湖濱公園、南京的玄武湖公園等。這幾個公園至今還保持著原來設計的雛形。開封龍亭公園的設計受到馮玉祥將軍的贊譽。以后他又被推薦為蔣介石設計了浙江溪口妙高臺花園,何香凝的浙江五夫庭園和其他一些知名人士的庭園、墓園,如伍培英等的私人庭園,劉湘、李家鈺、李琪相等的墓園。此外,他還在報刊上對城市公園提出了改進意見,如1941年提出了“重慶市公園之改進”,1946年、1949年相繼提出了“成都市園林事業(yè)之改進”,對公園設計與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園林事業(yè)受到了重視,得到了發(fā)展,李駒在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任教期間,主持規(guī)劃設計了成都勞動人民文化宮、人民公園、火車站鐵路公園,整修了杜甫草堂、昭覺寺等名勝古跡。在開封南城公園、杭州湖濱公園、南京玄武湖公園、成都少城公園等的設計中,他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西方規(guī)則式的綠籬、花壇群、整形樹木、自然式的大草坪和樹林的布置手法。在近代公園、綠地建設中,他結合我國實際,較早較多地運用西方園林的布置手法,是我國近代公園建設的先驅者之一。

    在寺廟的設計與整修中,他除了重視殿宇的環(huán)境綠化外,還擴大了寺廟的園林用地,吸取了西方寺院式庭園布局手法,辟建了供休息活動之用而獨立于殿宇之外的自然式庭園,形成具有園林格局的寺廟園林,成為既可供信仰朝拜,又可供游覽的勝地。如開封的龍亭公園、繁塔寺公園、成都的杜甫草堂、昭覺寺等,從而進一步發(fā)展了我國的寺廟殿宇園林。

    李駒在設計工作中一絲不茍,設計出的圖紙整潔、美觀、線條清晰、字體工整,至今還可以作為園林設計圖的范例。

    他幾十年潛心著書立說,雖然大多被不可抗拒的歷史事件毀掉或擱置,很多著作未能公諸于世。但他的學術成就和知識業(yè),已傳授給歷屆學生,F(xiàn)在園林、園藝事業(yè)后繼有人,他播下的種子必將繼續(xù)開花結果。

    人物介紹

    1900年8月19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21年 畢業(yè)于法國高等園藝學校。

    1922年 畢業(yè)于法國高等熱帶植物學院。

    1923—1925年 任上海市法工部局公園管理處高級園藝技師。

    1925—1926年 任北京公園園藝部指導員兼北京中國大學法文教授。

    1926—1927年 任河南大學教授,園藝系主任兼農(nóng)場主任。

    1927—1930年 任南京中央大學農(nóng)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兼任南京中山陵園設計委員會委員,南京市公園管理處主任。

    1930—1932年 任上海勞動大學農(nóng)學院教授,兼園藝系主任。

    1932—1934年 任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高級園藝技師。

    1934—1936年 任重慶大學農(nóng)學院教授,重慶教育學院教授兼教務主任。

    1936—1952年 任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

    1952—1956年 任西南農(nóng)學院教授,園藝系主任。

    1956—1971年 任北京林學院教授,園林系主任。

    1982年12月20日 病逝于杭州。

    主要論著

    1 李駒.苗圃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第4版,1938.

    2 李駒.浙東楊梅與枇杷調查報告,浙江省建設廳農(nóng)業(yè)改良總場第三號?,1938(8).

    3 李駒.植物拉丁學名釋義.中央大學農(nóng)學院園藝學會刊物——園藝,1937.

    4 李駒.行道樹的栽植法.四川大學農(nóng)學院刊物——現(xiàn)代農(nóng)民,1937.

    5 李駒.成都市園林事業(yè)之改進.成都晚報,1946(缺月,日);工商導報,1949(缺月,日).

    6 李駒.植物拉丁學名的命名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上的要性.西南農(nóng)學院科學研究部?

    7 李駒.植物學名釋義,西南農(nóng)學院科學研究部?,1956.

    TAGS:
    名人推薦
    • 黃艷菲
      黃艷菲,女,中國蹦床運動員。2011年獲得全國蹦床冠軍賽女子網(wǎng)上團體冠軍。2011年12月,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 金田
      金田,男,1960年生于南京、1987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油畫學會...
    • 穆內·絮利
      穆內·絮利,法國演員,生于基督教改革派家庭。25歲時到國立戲劇學院學習表演,后進入奧德翁劇院。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曾入伍參戰(zhàn)。
    • 水島百合子
      水島百合子,電視劇《Dr.倫太郎》中的角色,由吉瀨美智子飾演。
    • 宋熙蘭
      宋熙蘭,韓國女歌手,代表作品有《唱甜蜜的你》《彩筆的微笑》等。
    • 白云飛
      白云飛(1993.04.01),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鳳凰山鄉(xiāng)。2012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青海師范大學音樂系,大陸男歌手、著名音樂人,更是偶像與實力兼具的新一...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