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來
夏王廑的得名來自他當(dāng)政的時候,發(fā)生夏天天下大熱的異常氣候,人民熱渴難耐,而當(dāng)朝夏王卻居住在夏季別墅,獨(dú)自納涼,故被人民譏諷為“廑”。
史書記載
《史記·卷二·夏本紀(jì)第二》: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
夏朝帝王世系
帝王世系/戰(zhàn)爭年表/都城列表 | ||||
---|---|---|---|---|
帝王 | 戰(zhàn)爭 | 在位年限 | 都城 | 現(xiàn)今位置 |
黃帝(,少典,之子) | 阪泉,之戰(zhàn) | 前2700年—前2600年 | u200b | u200b |
涿鹿之戰(zhàn) | u200b | u200b | ||
昌意,(黃帝,次子,) | u200b | u200b | u200b | u200b |
顓頊,(昌意之子) | u200b | u200b | u200b | u200b |
帝嚳,(,蟜極,長子) | u200b | u200b | u200b | u200b |
帝堯(蟜極次子) | u200b | u200b | u200b | u200b |
帝舜(瞽瞍之子) | u200b | u200b | u200b | u200b |
鯀(顓頊的五世孫) | u200b | 不詳 | 大夏 | 山西運(yùn)城,夏縣 |
大禹,(鯀之子) | 討伐三苗 | 前2029年—前1993年 | 高密 | 河南洛陽,新安縣 |
大禹 | 討伐三苗 | 前1989年—前1982年 | 陽城 | 河南,登封,告成鎮(zhèn) |
啟(禹之子) | 攻益之戰(zhàn) | 前1978年—前1963年 | 陽翟 | 河南許昌,禹州 |
甘之戰(zhàn) | ||||
攻河西之戰(zhàn) | ||||
太康 | u200b | 前1958年—前1955年 | 斟鄩 | 河南,偃師,二里頭 |
中康 | 攻羲氏和氏之戰(zhàn) | 前1952年—前1946年 | 斟鄩 | 河南偃師二里頭 |
相 | 攻東夷之戰(zhàn) | 前1943年—前1916年 | 帝丘 | 河南濮陽西南 |
澆滅相之戰(zhàn) | ||||
后羿 | u200b | 未稱后 | 鉏 | u200b |
寒浞 | u200b | 前1915年─前1876年 | 窮石 | 河南孟縣西 |
少康 | 復(fù)國之戰(zhàn) | 前1875年—前1855年 | 綸 | 河南商丘,虞城縣,西 |
滅澆之戰(zhàn) | ||||
杼 | 滅豷之戰(zhàn) | 前1852年—前1836年 | 原 | 河南,濟(jì)源,西北2公里廟街原城 |
滅寒浞之戰(zhàn) | ||||
攻東夷之戰(zhàn) | ||||
槐 | 洛伯與,河伯,之戰(zhàn) | 前1833年—前1790年 | 老丘 | 河南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zhèn) |
芒 | 商,上甲微,滅有易氏之戰(zhàn) | 前1789年—前1732年 | 老丘 | 河南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zhèn) |
泄 | u200b | 前1730年—前1706年 | 老丘 | 河南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zhèn) |
不降 | 攻九苑之戰(zhàn) | 前1702年—前1644年 | 老丘 | 河南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zhèn) |
扃 | u200b | 前1643年—前1626年 | 老丘 | 河南開封市開封縣陳留鎮(zhèn) |
胤甲 | u200b | 前1622年—前1615年 | 西河 | 河南安陽東南 |
孔甲 | u200b | 前1612年—前1604年 | 西河 | 河南安陽東南 |
皋 | u200b | 前1601年—前1599年 | 西河 | 河南安陽東南 |
發(fā) | u200b | 前1596年—前1590年 | 西河 | 河南安陽東南 |
履癸 | 攻有,施氏,之戰(zhàn) | 前1589年—前1559年 | 斟鄩 | 河南偃師二里頭 |
攻有緡氏之戰(zhàn) | ||||
敗于鳴條之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