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美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趙廷美謀劃篡奪皇位的陰謀泄露。宋太宗趙匡義遂罷免了他的開封府尹。趙匡義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戰(zhàn)功,于是仍令其為西京(今洛陽)留守。魏王趙廷美一脈宗室,由此暫時全部遷居到了西京。趙廷美被貶謫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頻繁勾結(jié)。二人勾結(jié)之事敗露,魏王趙廷美罷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職,僅保留魏王空名,閑居在家,魏王趙廷美閑居在西京,后降魏王趙廷美為涪陵縣公,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魏王趙廷美舉家遷至房州,趙廷美遷居房陵后不久,就憂憤成疾,吐血而終,年僅38歲。
趙愷
趙愷(1146-1180),宋孝宗次子,生母為郭皇后,孝宗即位時,封為慶王,孝宗長子莊文太子趙愭于乾道三年逝世后,他理應(yīng)成為太子,接父親的皇位,但其父認(rèn)為趙愷為人過于厚道,不如其弟趙敦“英武類己”,于是孝宗決定舍長立幼,越次立恭王趙敦為太子。乾道七年二月,進(jìn)封魏王。
淳熙七年(1180),趙愷卒于明州,贈淮南武寧軍節(jié)度使、揚(yáng)州牧兼徐州牧,謚“惠寧”,后人將其謚號、封號合為一,稱魏惠憲王。其墓在派溪側(cè)西山之源,名留春臺(今義烏市稠城鎮(zhèn)井頭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