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陶,元帝初為王敦諮議參軍,後除章郡太守成帝初為尚書,拜光祿大夫,有新論一卷,集二十卷。
317年,與王導作《議復肉刑》,時任大將軍咨議參軍;
322年(秋),作《鵬鳥賦序》;
326,作《贈溫嶠詩序》,時年明帝崩,私奏女妓,為鐘雅彈劾;
史籍載錄
《晉書·祖納傳》:納(祖納)嘗問梅陶曰:“君鄉(xiāng)里立月旦評,何如?”陶曰:“善褒惡貶,則佳法也!奔{曰:“未益!睍r王隱在坐,因曰:“《尚書》稱u2018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u2019,何得一月便行褒貶!”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彪[曰:“《易》稱u2018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u2019稱家者豈不是官?必須積久,善惡乃著,公私何異!古人有言,貞良而亡,先人之殃;酷烈而存,先人之勛。累世乃著,豈但一月!若必月旦,則顏回食埃,不免貪污;盜跖引少,則為清廉。朝種暮獲,善惡未定矣!睍r梅陶及鐘雅數(shù)說余事,納輒困之,因曰:“君汝潁之士,利如錐;我幽冀之士,鈍如槌。持我鈍槌,捶君利錐,皆當摧矣!碧、雅并稱“有神錐,不可得槌”。納曰:“假有神錐,必有神槌!毖艧o以對。
留世文章
《隋志》載其另有《梅子》一卷亡。
《鵬鳥賦序》:余既遭王敦之難,遂見忌錄,居于武昌,其秋有野鳥入室,感賈誼鵬鳥,依而作焉。(《御覽》九百二十七)
《與曹識書論陶侃》: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晉書·陶侃傳》,尚書與親人曹識書。)
《自敘》:余居中丞,曾以法鞭皇太子傅,親友莫不致諫,余笑而應之曰,堂高由于陛下,皇太子所以得崇于上,由吾奉王憲于下也,吾敢枉道曲媚,後皇太子特見延請,賜以清宴之禮,敬之如師。(《書鈔》三十七,《初學記》十二,《御覽》二百二十六,六百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