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他的書法被譽為“湖北第一,全國第七”。陳兆慶(公元1821—1871年)字葆余,毛陳鎮(zhèn)毛陳渡人,清末書法家。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科舉人,并先后被放知縣、教諭。其人兼工書法,熱心教育,趙石橋等幾名書法家皆為其門徒,傳說張之洞也尊他為師。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修黃鶴樓,所書“黃鶴樓”三字一匾和“一枝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層,放開肚皮,直將吞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夢;千秋事幻在蒼桑里,是真人才,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黃鶴,來遲了青蓮”二十九字楹聯(lián),使墨客驚呼“王佑軍再世”。后又在頤和園手筆“云輝玉字、星拱瑤樞”八字,士大夫推美,雖留陳在京任職,他未為所動。
他的書法被譽為“湖北第一,全國第七”。陳兆慶(公元1821—1871年)字葆余,毛陳鎮(zhèn)毛陳渡人,清末書法家。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科舉人,并先后被放知縣、教諭。其人兼工書法,熱心教育,趙石橋等幾名書法家皆為其門徒,傳說張之洞也尊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