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3年,被上海戲劇學院附中錄取為話劇表演系學生,而后升入大學部;
1957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先后師從蔡紹序、魏秀娥教授;
1962年畢業(yè)后,進上海實驗歌劇院歌劇團任演員;
1985年,獲得第一屆上海市文聯(lián)頒發(fā)的的上海文學獎;
1986年11月,作為文代會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三次文代會;
1987年,被評為“三八”紅旗手;
1988年11月和1989年秋,作為民主促進會第六次代表大會第七屆中央委員會會議。
表演特色
她同時擅唱戲劇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和女中音。因此她的演唱有聲音寬廣醇厚、音色甜美動聽、感情豐富飽滿的特點,演唱風格則不單純追求聲音的完美、而是樸實無華。無論是在音樂會上,還是在歌劇演出中,她都善于與觀眾進行感情和心靈的交流。
歌劇表演是她藝術生涯中的重要內容。多年來。她成功地扮演過許多中外歌劇中的主要角色。如《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藝術家的生涯》中的繡花女咪咪、《托斯卡》中的托斯卡、《多布杰》中的芭莎、《紅梅嶺》中的冷翠、《奪印》中的何文英等。她扮演巧巧桑唱段多、難度大,戲劇性強,是一個感情豐富、復雜的人物。她在研究和揣摩人物心理特點和感情變化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對幸福滿懷憧憬的巧巧桑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這一形象的塑造。她演唱巧巧桑的著名詠嘆調《晴朗的一天》,富有彈性的演唱,出色地體現(xiàn)了此段唱音區(qū)幅度寬、感情起伏大的特點,刻劃了女主角思念戀人純真嬌柔的可愛形象。她扮演的貧窮繡花女咪咪,一曲《人們叫我咪咪》的詠嘆調,唱得細膩抒情,著意表現(xiàn)咪咪熱愛生活,向往春天的天真感人的形象,給人物注入了新的內涵,顯示了她創(chuàng)造角色的豐富藝術功力。在《多布杰》這部具有濃郁西藏地方色彩的戲劇中,她巧妙而自如地運用西方傳統(tǒng)的美聲唱法,塑造了西藏少婦芭莎的美麗勇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