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楊與立(生卒年月不詳),字子權(quán),宋代福建浦城管厝船山下人。
曾在船山結(jié)廬讀書,又稱船山先生。宋隆興元年(1163),朱熹在武夷講學(xué),楊與立偕族兄驤、族弟道夫、侄若海同往拜師求學(xué)。紹熙四年(1193)中進士,知遂昌縣(今屬浙江),遷居浙江蘭溪。在浙江,登門求學(xué)的人逐日增多。被譽稱金華四先生之一的何基,隱居在故里盤溪,潛心研究學(xué)問,聽說楊與立知遂昌縣,就多次登門論道。金華的王柏,也多次向楊與立求學(xué)。王柏說:“就正于船山,始識伊洛淵源。”此后,何基與王柏在金華聚眾講學(xué),使閩學(xué)北傳,形成“金華學(xué)派”。楊與立著有《壬子問答》、《朱子語略》共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