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朱鼎莎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明朝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代世子
生平
他在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受封代世子,后來朱鼐鈞曾經(jīng)以玉牒記載錯誤為由改立其弟朱鼎渭為代世子,不過受代王府的官員反對而作罷。但是,朱鼎莎未及襲封就在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去世,諡號在《明史》及《明實錄》都失載。
由于朱鼎莎無子,因此朱鼎渭在同年嗣封代世子。
朱姓起源
1、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后。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建立邾國,附庸于魯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縣、鄒城、滕州、濟寧金鄉(xiāng)等縣地市,建都于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到了戰(zhàn)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2、另據(jù)<<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朱可渾氏,在孝文帝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3、《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qū)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qū)。
4、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后裔逃至碭(今安徽省碭山縣),改宋氏為朱氏。
小說人物
面對自己父親拿自己撒氣的朱鼎渭習慣性的低頭皺眉。代王世子也就是日后代王的接班人原本不是朱鼎渭,因為在朱鼎渭上面曾經(jīng)有一個大哥,而且這個大哥還是代王朱鼐鈞的嫡子,而朱鼎渭則是庶二子,連庶長子都不是。要不是他大哥曾經(jīng)的世子朱鼎莎死的早,怕是他一輩子也當不上代王世子。
因為是庶二子的緣故,他老子代王朱鼐鈞是黑眼白眼看不上他,自打他成為朝廷冊封的代王世子后,有事沒事也得挨頓呲。這也是剛才朱鼎渭會用那種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本來就不受自己爹的待見,而自己的兒子還給自己沒事找挨罵。
“祖父大人,那個新來的大同總兵實在是目無王法了,這分明就沒把我們代王府放在眼里!”世孫朱彝斟以為他爺爺朱鼐鈞跟往日一樣,是在拿自己的父親發(fā)邪火,搖著一把玉竹折扇一本正經(jīng)的說道:“原以為沈國芳他們對此人是在夸大其詞,今日一見此人書信還真是狂妄之極!居然還讓我代王府交出打砸那個什么總理衙門的兇手,狂妄,他還知不知道這大明姓什么?!這大同是誰的!”
朱彝斟的話越說越溜,連他爹朱鼎渭都抬頭用一種不可思議目光看著他,話說到最后仿佛就是在說這大明是咱老朱家的,這大同是俺代王府的。ishuzhe.com然而他并沒有發(fā)現(xiàn)對面的代王朱鼐鈞那渾濁的眼睛里爆出一絲凌厲的目光在盯著他,等朱彝斟侃侃而談的發(fā)表完總結的意見,那模樣仿佛還在等待他爺爺表揚他。
“這么說,這事是你派人去做的?!”代王朱鼐鈞雖然是在問自己的孫子,但卻是一種肯定的語氣。
“。ㄒ宦暎0。ǘ暎?!”面對代王朱鼐鈞肯定語氣的質(zhì)問,世孫朱彝斟先是用確定的u2018啊u2019答應了一下,隨后他感覺到不對,又疑問的u2018啊u2019了一聲。朱彝斟剛要開口解釋,就聽代王朱鼐鈞說道:“我不管這事因何而起,馬上把砸衙門的人給我綁了送過去!”
明史記載
?如《明史》本傳所記,翁正春萬歷中曾任龍溪教諭。萬歷二十年(1592),擢進士第一,授修撰,累遷少詹事。萬歷三十八年九月(1610),官拜禮部左侍郎,代吳道南主持禮部日常事務。當年十一月,日有食之,百官惶恐不安。翁正春極言政治闕失不必與天象相聯(lián)系。第二年(1611)秋,萬壽節(jié)時百官慶賀,翁正春則上獻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國紀,信臣僚,寶賢才,謹財用,恤民命,重邊防!比f歷帝頷首不悅。適值吉王朱翊鑾請封支子朱常源為郡王。翁正春大膽極言朱翊鑾之封在《宗籓條例》已定之后,其支庶宜止本爵。萬歷皇帝只得忍痛割愛,乃授朱常源為鎮(zhèn)國將軍。
朱翊鑾的貴妃薨,久不卜葬,翁正春認為此舉不妥并且上書朝廷。萬歷皇帝下令由翁正春偕中官太監(jiān)前往擇地,果然尋得一風水寶地。中官對于往返勘察頗有怨言,翁正春勃然大怒曰:“貴妃誕育元良,他日國母也,奈何以天下儉乎?”奏上,報可。代王欲廢長子朱鼎渭,立次子朱鼎莎,朝議諸大臣意見不一,相持20余年。翁正春收集眾議上疏,恰朱鼎渭病故朱鼎莎方才得立。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萬歷朝納貢,翁正春進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貢物多倭器,絕之便;否亦宜詔福建撫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币詾橹猩絿呀(jīng)歸附日本,使臣多系日本人,建議只要在福建由巡撫處理即可。朝廷遂同意從簡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