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公元839年,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去世。其子埃塞沃爾夫繼位。
埃塞沃爾夫繼位后不久,便將王國一分為二,將剛征服的肯特、埃塞克斯與蘇塞克斯讓給長子埃塞爾斯坦(Athelstan)來統(tǒng)治。
這個時期,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海盜開始頻繁入侵,并且愈演愈烈。他們駕駛著輕捷的戰(zhàn)艦,沿著海岸與河道侵入內(nèi)地,四處蹂躪、搶劫,滿載財物后,方才揚帆而去。他們不斷地侵擾英法兩國,獲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在成功的激勵下,最終產(chǎn)生徹底征服英格蘭的打算。
公元840年,北歐海盜乘33艘戰(zhàn)艦入侵索桑普頓(Southampton),郡長伍爾夫赫德(Wulfherd)率兵擊退了他們。不幸的是,這位有能力的郡長卻于同年告別了人世。不久,海盜前來襲擊波蘭特島(Portland-isle),多塞特郡長埃塞爾赫姆(Ethelhelm)率兵抗擊,雖然擊退了入侵者,但自己卻在激戰(zhàn)中陣亡。第二年,北歐海盜分兵數(shù)路,繼續(xù)入侵英格蘭,一時沿海地區(qū)戰(zhàn)火四起。
公元843年,丹麥海盜乘35艘戰(zhàn)艦在查茅斯(Charmouth)登陸,國王埃塞伍爾夫率兵抗擊,但丹麥人已搶占了地方,建立起了據(jù)點。2年后,恩伍爾夫(Eanwulf)郡長率領(lǐng)薩默塞特人,埃爾斯坦(Ealstan)主教與奧斯里克(Osric)郡長率領(lǐng)多塞特人,在帕雷特(Parret)河口聯(lián)合抗擊丹麥人,殺敵無數(shù),大獲全勝。
公元850年,德文郡長塞奧勒(Ceorl)在溫伯格(Wemburg)迎擊丹麥人,重創(chuàng)敵方,丹麥人被迫在薩尼特(Thanet)過冬。第二年春天,350艘丹麥戰(zhàn)艦前來支援,猛攻并焚毀了坎特伯雷與倫敦,麥西亞國王(Beorhtwulf)無力抵抗,只得帶領(lǐng)軍隊逃遁。隨后,入侵者渡過泰晤士河,深入薩里(Surrey)內(nèi)地,將所過之處化為一片廢墟。國王埃塞伍爾夫聞訊,與兒子埃塞博爾德(Ethelbald)率領(lǐng)大軍,在阿克利(Okely)迎戰(zhàn)丹麥人,獲得了重大的勝利。據(jù)載,他們對入侵者所進行的無情屠殺,前所未有。這次勝利給英格蘭帶來了短暫的太平。
丹麥人入侵后,在坦內(nèi)特島(Thanet)建立起大本營,肯特與薩里的郡長伊爾赫(Ealher)和哈達(Huda)率兵圍剿,最初贏得了一些勝利,但最終都遭到了失敗,二位郡長都殞命沙場。后來丹麥人進駐希佩島(Shepey),準(zhǔn)備越冬后繼續(xù)侵占英格蘭。
同年,埃塞爾斯坦國王與郡長埃爾希爾(Elchere)率領(lǐng)水軍,在肯特的桑威奇(Sandwich)與丹麥人激戰(zhàn),俘獲了9艘敵艦,并將其余的敵艦逐走。
埃塞伍爾夫在位期間,真可謂內(nèi)外交困。然而公元855年春天,他卻帶著6歲的愛子阿爾弗雷德,前住羅馬朝圣,歷時一年。在羅馬,他贈送教皇一頂4鎊重的金皇冠、兩只金酒杯、一把鑲金劍、4只鍍銀碗、兩件絲綢長袍以及兩塊金絲面紗,還贈送有關(guān)神職人員許多金銀。此外,他還允諾,每年向圣彼得、圣保羅和教皇奉獻300曼庫斯(mancus)的金幣。
在從羅馬歸國的途中,埃塞伍爾夫順道拜訪法蘭克王國國王禿頭查理(Charles the Bald),并娶了他的女兒朱迪思(Judith of Flanders)(856年王后Osburh剛?cè)ナ溃?/p>
沒想到,剛回到英格蘭,埃塞伍爾夫就遇到了麻煩。
自從他的長子埃塞爾斯坦于852年去世后,次子埃塞爾伯德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埃塞爾伯德糾集黨羽,策劃陰謀,尋找各種借口,欲將其父廢黜,王國之內(nèi),一時劍拔弩張。因為埃塞爾伯德勢力強大,埃塞伍爾夫無奈,只得將一半王國分給這個叛逆的兒子。
埃塞伍爾夫不僅天性懦弱,而且愚昧迷信。面對北歐海盜的頻繁入侵與國內(nèi)的動蕩,他無力扭轉(zhuǎn)這種局面,只能寄希望于超自然神明的保佑。自從羅馬回來后,他不僅如數(shù)向羅馬教會交納歲貢,而且允許教會向各行各業(yè)征收類似猶太人的什一稅,甚至連娼妓也不能例外。可憐英格蘭人,真可謂生于水生火熱之中。
公元858年1月13日,埃塞伍爾夫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告別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