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jìn)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湖南衡州府清泉縣知縣。官至湖南辰沅永靖道,護(hù)理巡撫,辛亥革命后歸里。民國九年(1920年)在家中病逝。廢帝溥儀追謚文貞。著有《碧云山房存稿》。
弟朱益藩亦為進(jìn)士。
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賜進(jìn)士及第共3名
王仁堪-余聯(lián)沅-朱賡飏
第二甲賜進(jìn)士出身共131名
孫宗錫-孫宗谷-程夔-唐景崶-洪思亮-張鼎華-楊佩璋-楊晨-周克寬-宗室盛昱
吳郁生-張嘉祿-李征庸-潘遹-支恒榮-于鐘霖-李錫彬-劉人熙-李兆勖-王集
戴兆春-呂鳳岐-江澍畇-曾耀南-徐道焜-謝希銓-吳祖椿-楊文瑩-張楨-濮子潼
朱壽熊-周鑾詒-高昭瑞-許澤新-鐘大焜-邵心豫-王同-凌端-周齡-錫珍
何福堃-林壬-楊調(diào)元-樊增祥-陳維岳-胡孚宸-吳大衡-李維諴-譚肇松-凌心坦
張泳-國炳-榮垕源-胡宗澄-謝若潮-那謙-王佑修-余家相-朱益浚-吳傳紱
胡湘林-劉永亨-楊炳勛-孔祥霖-馬毓鋆-梁枚-霍為楙-袁寶彝-黃中理-賈璜
錢錫庚-甘燾-馬彥森-嚴(yán)家讓-宗室恩貴-劉兆梅-張仲炘-潘彬-長萃-趙世曾
楊國璋-治麟-何榮階-李擢英-楊先俊-覃夢榕-余適中-陳炳煊-管辰熙-武吉祥
沈國器-林翰清-余德秀-馮鐘岱-李象辰-熊祖詒-陳炳奎-左挺生-王聯(lián)璧-吳穆
訥欽-劉錫琦-郭慶棠-崔舜球-張國常-潘文熊-繼昌-段理-張東瀛-朱顯廷
王驤-高仕坊-陳鳴謙-王嘉禾-王引昌-徐銘勛-陳燦-胡鴻典-鄔質(zhì)義-盧俊章
徐堉-王康平-李慶云-董云標(biāo)-何剛德-于滄瀾-易炳奎-孔傳勛-董汝翼-吳銘恭
吳超
第三甲賜同進(jìn)士出身共194名
陳馨-劉秉哲-劉乃賡-夏震川-吳日升-陳宗和-翁斌孫-李馨國-成明郁-黃桂滋
惠榮-游鏜-周鳳藻-張貴良-錫元-李沄-楊孝寬-于觀霖-余彬-賀壽齡
傅桐豫-涂翔鳳-何國璋-王惠吉-鄭演元-李崇洸-傅譽(yù)蓀-饒世纓-孫贊清-江濟(jì)民
鄭文思-卞翊清-黃登瀛-晏安瀾-汪朝模-何承緒-朱寶晉-楊汝偕-羅大冕-廖正華
李春芳-楊鳳翔-羅瑞圖-查之屏-蔣式芬-匡心湛-王恩溎-陳國士-蔣其章-柏壽
項(xiàng)晉榮-包永昌-董沛-任煥奎-麥錫良-胡薇元-齊澤-郭篤-朱錫蕃-陳昌言
李嘉瑞-馬??-何式璜-莊鼎元-何光儀-張成勛-何傳中-黃傳耀-蘇毓銓-鐘英
何子鋆-熊起磻-沈維誠-何煥章-藍(lán)耀樞-區(qū)湛森-陳福謙-覃廷楨-胡鑒斗-秦霖熙
王穎芳-陳世求-陳泰階-關(guān)廣槐-金紹庭-長秀-王壽枬-梁瑞祥-劉中度-孫朝華
趙冠卿-葉應(yīng)祥-成沐蔭-石寅亮-楊泳春-孫廷獻(xiàn)-柳文洙-趙源浚-韓大鏞-孫寶琮
田怡-武人選-鄧衍憙-陳璧-程鐘-何式箴-張楚林-樂觀韶-高積勛-高第甲
蔡汝麟-馬侃-謝配鵬-程儀洛-李尚卿-王衍璞-許鐘岳-歐陽繡之-孫顯家-陳兆慶
周宗洛-曹慶恩-吳成周-戴家松-鄭子僑-馬錫齡-張桂芬-黃維清-劉杭-胡成均
于文泉-馬桂芳-宋廷梁-何文全-朱傳熙-陳潤璨-崔瀛-謝章鋌-保鑒-姚鐘瑞
陳熙昱-吳炳-桂梁材-松堉-嚴(yán)澤-張應(yīng)午-王文員-林乃檉-李用曾-張煦春
徐士佳-劉步元-曹學(xué)彬-陳浚疇-李世寅-張文秸-李中和-劉貞-宋立球-曹變
張繼良-賀靖南-曲福綬-袁保辰-馬名柱-林步青-李天錫-凌邦靖-余燾-陳錫恩
劉東美-龔錫樞-榮桂-陳紹棠-卜燕賓-傅廷元-王保健-韓鎮(zhèn)周-許鳴盛-陶家騶
唐毓衡-玉祥-劉宇清-姜應(yīng)齊-李葆善-茹慶銓-管高福-鄭繽-鄧元善-謝煌
唐建寅-王鳳沼-張來麟-朱銘瓚
朱姓起源
1、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后。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建立邾國,附庸于魯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fèi)縣、鄒城、滕州、濟(jì)寧金鄉(xiāng)等縣地市,建都于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jì)王城)。到了戰(zhàn)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2、另據(jù)<<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朱可渾氏,在孝文帝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3、《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qū)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進(jìn)而又有人遠(yuǎn)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qū)。
4、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后裔逃至碭(今安徽省碭山縣),改宋氏為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