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蜀漢時,初為謁者仆射、黃門侍郎,喪親,憑借至孝聞名。被舉為孝廉,擔(dān)任議郎。出使吳國,稱職而還。后歷任長水參軍,什邡、雒縣令。晉朝大同后,刺史袁邵坐治城被征。忌前往洛陽陳訴:“邊遠國家剛剛依附,長官和百姓剛剛開始融合,不適合輕易改換!庇稚媳黻愂觯骸靶蘅樦卫沓浅,是居安思危之舉,這是邊將正常的職責(zé)。”事皆中情。晉文帝司馬昭當(dāng)時擔(dān)任魏相國,征辟忌擔(dān)任相府舍人。司馬炎建立晉國后,任命常忌為騎都尉。后外放任河內(nèi)州令,州有名的難治理,忌到任后大力打壓豪族勢力,又治理民風(fēng),于是風(fēng)教大興。時縣里有奸嫂殺兄者,群黨蔽匿,前令莫得,而忌皆窮治。后入為州都,大家剛想讓常忌擔(dān)任郡守,而常忌剛好病逝。
歷史記載
《華陽國志》:
常忌字茂通,蜀謁者、黃門侍郎。喪親,以至孝聞。察孝廉,為郎。使吳,稱職。歷長水參軍,什邡、雒令。大同后,刺史邵坐治城被征。忌詣洛陳訴:“遠國初附,君民始結(jié),不宜改易。”又表:“脩治城池,居安思危,邊將常職!笔陆灾星。晉文帝時為相國,辟忌舍人。武帝踐祚,拜騎都尉。除河內(nèi)〔州〕令,【州】名為難治,忌挫折豪勢,風(fēng)教大興。縣有奸嫂殺兄者,群黨蔽匿,前令莫得,忌皆窮治。入為州都。方議為郡守,會卒。忌為人,信道任數(shù),不從下人。故為貴勢所不善,是以作詩著論,先攻己短。臨喪與樂,歡哀俱至,為士類所稱。忌友人廣漢段宗仲,亦有學(xué)行。蜀時,官與忌比。袁邵以為主簿,與忌共理郡事,文帝善之。梁州辟別駕從事,舉秀才。稍遷,官至云南、建寧太守。
人物評價
1.常忌與譙周、郤正同,家室皆為世家大族,但卻潛心學(xué)問,淡薄名利,故在蜀漢中職位不高卻甚有名望;但常忌也有與譙周、郤正不同之處,他達于政事,且頗通軍略,可謂才資文武。
2.從常忌事跡中可以看出,常忌為人至孝,為官至廉,善賢疾惡,且不畏權(quán)勢,又為人謙謹,所以很得士人的稱贊;從常忌營救袁邵可以看出,常忌知恩圖報,千里迢迢奔赴洛陽陳情,但又不歪曲事實,秉公上報,就事論事,所以常忌也是位忠貞嚴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