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名譽院長
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地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兼任: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副會長
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質教育研究分會副會長
教育部科技委地學部委員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21世紀研究分會理事
北京地質學會常務理事
《高校地質學報》、《地學前緣》副主編、《北京大學學報》、《石油勘探與開發(fā)》、《現代地質》、《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油氣地質與采收率》、《城市地質》以及《Journal of Geosciences of China》、《中國地質教育》等學術刊物的編委。
主要從事石油地質、環(huán)境地質和信息地質方面的理論及應用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加)并完成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的課題10項;獲得各種科研獎勵15項,其中省部級獎4項;發(fā)表學術論文90余篇,會議論文摘要7篇;主編或參編專著及教材11部。
主要從事信息地質、3D GIS、災害地質和石油地質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三年來的代表性論著:
潘懋,王勇等,2003,多解析度八叉樹數據結構理論探索與應用,地理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19(4),p37-41。
潘懋,李鐵鋒,2004,災害地質學(第2次印刷),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繪宏,潘懋,2005,體繪制技術在地學3D GIS可視化中的應用研究,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1(2)P6-9。
徐繪宏,潘懋,宋揚,呂廣憲,2005,一種構建3D GIS應用的三層結構方法探討,計算機工程與應用,41(8),P193-197。
貢獻
潘懋,長期從事氯堿工業(yè)生產技術和產品研究開發(fā)工作。在釕鈦金屬陽極鈍化機理和抗鈍化方法、低沸點金屬氯化物在鈦基上熱氧化固定方法、釕鋯金屬氧化物涂層等方面有精深研究。提出并實驗論證了釕鈦金屬陽極鈍化系形成中間空隙層機理。經其改良的光氯化工藝實用氯化橡膠、氯化石臘工業(yè)生產中,成效顯著。針對加拿大克米蒂克斯公司工藝錯誤,研究提出了從漂粉精生產母液中以結晶形式回收次氯酸鈣再用的工藝技術條件。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主要有“釕鈦金屬陽極的鈍化機理和抗鈍化方法研究”、“釕鈦金屬陽極鈍化機理的實驗論證”、“釕鈦金屬陽極涂層改進途徑探討”等。
2004年,證明哥德巴赫偶數猜想成立的論文《偶數不能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的條件研究》首載于中國老年基金會主編,經濟日報社出版的《中國百業(yè)論著》,后為鄭古主編、世界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重大學術成果精選(華人卷Ⅱ)》等10多種論著轉載。該論文展示了一種新的論證方法:偶數M的 個兩奇數加式中,兩素數加式數為P,1個素數與一個合數的加式數中的素數數為a,合數總數為X,素數總數為y,X+y=M。由兩類含合數的兩奇數加式在 個兩奇數加式中形成的三種組合( 個兩奇數加式均由1個合數加1個素數加式組成;有由1個合數加1個素數加式也有由兩個合數加式組成;均由兩個合數加式組成)得到三個偶數M可表示的兩素數之和加式數公式P= -X;P= -a- ;P= - ,而若偶數不能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即P=0時得到的三個必須滿足條件(1. X= ,y= ;2. X= M-a,y=a,a= -1 至1;3. X=M,y=0)有悖素數與合數在奇數數列中只有一種自然固定的存在形式的公理,不能成立,故P≠0,P≥1,即偶數可表示為一個或多個兩個素數之和,哥德巴赫偶數猜想成立?杀硎緸镸=(2P+a)+X,0≤a≤X。論文提供了求任一偶數可表示的兩個素數之和的電腦操作程序。文中奇數1作素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