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于保林,男,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六團一連的普通職工黨員。
人物事跡
普通職工成為身邊人的“言而有信”代言人
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一師六團一連有一個這樣的人:于保林,一個普普通通的職工黨員,家境貧困,但是他在連隊可以說是言而有信的代名詞,很多職工間的借貸都是他當擔保人,地界劃分也少不了他當見證人,兒女訂婚的禮金如何付、付多少也總有他幫著定奪,他顯然成了職工信任的老大哥。一個剛剛脫貧的普通職工,怎么會在職工中有這樣的威信?這還得從2009年于保林剛到一連的一次信用借貸說起。
每年的3月份,團場都會組織貧困職工通過三戶聯(lián)保、五戶聯(lián)保的方式辦理信用借貸,便于春季用于采購農用物資、生產(chǎn)資料。職工找好聯(lián)保戶以后,就可以用自己承包的土地作抵押辦理貸款。所有的職工貸款辦理的差不多的時候,在一連辦公室門口坐著一個一直抽煙,手里拿著承包合同,卻不說話,也找不到聯(lián)保戶的人,他就是于保林。連隊的干部問他為什么不辦理聯(lián)保貸款,他說,由于他第一年來連隊,很多職工對他不了解,覺得他家里窮,怕年底還不上錢,影響他們的信譽度。連隊的干部了解他的情況后,給幾家還沒有貸款的貧困戶做工作,要他們三戶聯(lián)保進行貸款,互相幫助渡過難關。與他聯(lián)保的其余兩戶職工由于對于保林的不了解和不信任,還要求連隊黨支部擔保才勉強與他聯(lián)保辦理了貸款。
2012年底,棉花價格大跌,于保林承包的45畝棉花地,遭受自然災害嚴重,收入微薄,年初貸款很難還上。于保林主動找到連隊黨支部,他說,他不想給連隊和與他聯(lián)保的職工添麻煩,也想建立自己的信用形象,他家里有一輛農用三輪車、一臺摩托車,是為了方便耕作,于2009年購買的,八成新,想讓連隊黨支部幫忙聯(lián)系買主,價格合適就可以。幾天后于保林的兩臺車賣了18000元,加上棉花兌現(xiàn)款,他還清了信用借貸的20000元貸款。與他聯(lián)保的李姓承包戶由于妻子重病,還不清銀行貸款,于保林還主動將自己的棉花兌現(xiàn)款剩余的幾千元借給他,幫助他渡過難關。
接下來的一年,賣了車的于保林都騎自行車接送上學的孩子,風里來雨里去沒有過半句怨言,也沒有埋怨過不愿意與他聯(lián)保貸款的任何人,他積極主動幫助身邊的職工。經(jīng)過那件事,很多職工感到愧疚的同時,主動與于保林建立聯(lián)保關系,他的誠實守信在一連成為一種美談。
幾年后,于保林的棉花地改種成蘋果園,由于他的勤勞肯干,蘋果長勢良好,每年都有可觀的收入。2014年,于保林還清了所有的貸款和外債,買了農用機車和家用小轎車。當一年一度的信用貸款開始的時候,于保林主動找到連隊,他說,他愿意與兩位最貧困的職工擔保貸款,并給他們進行農業(yè)技術方面的指導,協(xié)助他們渡過困難時期。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時間里,他先后給8名貧困職工聯(lián)保貸款,給12名承包戶提供無償?shù)霓r業(yè)技術指導,成了西片區(qū)有名的技術指導和知心人,很多承包戶親切的稱他為“老于”。
就這樣,從一個一貧如洗的窮漢子,到現(xiàn)在的誠信職工,于保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有信走天下,樂于助人贏人心。老蔣經(jīng)常這樣說,沒什么過不去的坎,遇到困難大家都幫一把,大忙變小忙。誠信是把硬尖刀,做人做事,都要講誠信才能走得遠,才能心里踏實。
就憑著這個信念和做人的標準,于保林在連隊樹立了良好的誠信形象,得到廣大職工的認可,無論大事小事,需要誠信當頭做公證的,總少不了于保林。
榮譽記錄
2019年1月9日,中央文明辦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因“普通職工成為身邊人的“言而有信”代言人務”事跡,于保林入選2018年12月“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