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姓 名:彭放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1943年生于云南大理鶴慶縣,結業(yè)與昆明師范學院藝術系國畫專業(yè)。曾任云南民族出版社副編審,現(xiàn)為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云南省書畫院研究員、藝委會委員,中國中央書畫藝術研究院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云南分會會員,云南中華文化學院客座教授。長期從事國畫、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有大量作品出版、展出及獲獎。部分作品被中央文史館、陜西、廣東、黑龍江等省文史館以及云南美術館收藏。 2010年部分作品在美國展出并獲得好評。2005年受中央文史館委托創(chuàng)作國畫《錦繡中華》、《國色頌》贈送香港、澳門特區(qū)政府。出版有《彭放花鳥畫專輯》。
彭放先生的國畫作品以花鳥畫而著稱,杜鵑、荷花、牡丹、紫藤、山茶無不靈動多姿,生機盎然。其人物作品藝術底蘊也同樣深厚,生動傳神。代表作為描述著名的大觀樓長聯(lián)作者孫髯翁生平的國畫系列, 并永久展覽于昆明大觀樓內(nèi)。
黑龍江社科院研究員
筆 名: 爾川、彭賢貴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7
民 族: 漢族
四川南充人。中共黨員。1963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歷任黑龍江省文化局創(chuàng)作評論辦公室專職文藝評論員、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當代文學室主任,研究員。195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專著有:《彭放文論選》、《浪漫思潮——20年文學觀念之嬗變》。編著《靈感之謎》、《黑龍江作家論》(合作)、《黑龍江作家評論集》(合作),主編《黑龍江文學通史》等。
專著《文學人才學》獲黑龍江省政府第五屆文藝創(chuàng)作大獎一等獎、《北大荒文學藝術》(合作)獲黑龍江省政府第三屆文藝創(chuàng)作大獎一等獎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三屆優(yōu)秀成果獎,《“大躍進”民歌與新詩道路》獲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等。
四川大學副教授
男,漢族,生于 1960 年 2 月,副教授,博士,原子與分子物理專業(yè)和高壓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碩士生導師。 1982 年畢業(yè)于成都科技大學(現(xiàn)四川大學之一)物理系后留校工作至今,分別于 1993 年和 1997 年在四川大學獲得原子與分子物理專業(yè)碩士 和 博士學位。在四川大學工作 20 多年,主要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現(xiàn)為大學本科講授《大學物理》課;為研究生講授《高壓物理》和《固體物理》課。在國內(nèi)外學術刊物上已發(fā)表論文約二十多篇。近幾年作為項目負責人和主研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四川省科委重點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金、橫向項目約 10 項。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的原子分子設計與高溫高壓合成
超硬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部分發(fā)表的論文: (截止 2007 年)
1 、 Epitaxial growth on nickel-plated diamond seeds at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 2007 (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
2 、金剛石顆粒表面均勻電鍍工藝研究,表面技術, 2006 , Vol. 35
3 、黑色人造金剛石磁性雜質(zhì)的研究,高壓物理學報 ,2006,No2
4 、人造金剛石聚晶磨耗比與磁性關系的研究,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2005 ,( 2 )
5 、人造金剛石聚晶磁性的研究 . 礦冶工程,礦冶工程, 2005 ,( 5 )
6 、 高壓熱處理石墨—六方氮化硼微晶混合物結果分析,高壓物理學報, 2004 , 18 ( 4 )
7 、高溫高壓下 Ni70Mn25Co5+Cu 觸媒對合成金剛石的影響,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2003,( 3 ) .
8 、石墨 - 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與水高壓反應產(chǎn)物分析,高壓物理學報, 2003 , 17 ( 2 )
9 、具有準梯度結構膜的金剛石的性能研究,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 200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