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姓名:朱臺浤
性別:男
生年:1475
卒年:1551
國籍:中國
時代:明
民族:漢族
身份:慶定王
生平
他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襲封慶王,他在位二十一年。嘉靖三年(1524年),朱臺浤因賄賂鎮(zhèn)守太監(jiān)李昕、總兵官種勛而廢為庶人,此后慶國由慶府宗理管理。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上慈壽太后及慈仁太后徽號之名恩準恢復朱臺浤冠帶。嘉靖三十年(1551年)朱臺浤去世,一年后其次子朱鼒枋嗣位,并追復朱臺浤王號,謚曰定。
朱姓起源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后。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建立邾國,附庸于魯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縣、鄒城、滕州、濟寧金鄉(xiāng)等縣地市,建都于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到了戰(zhàn)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另據(jù)<<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朱可渾氏,在孝文帝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qū)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qū)。
相關(guān)內(nèi)容
明末各藩王的下場
?【1】秦王
封地:西安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樉
世系:秦愍王(朱樉)-秦隱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懷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錫)-秦簡王(朱誠泳)-秦
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懷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誼旐)-秦王(朱誼漶)-秦王(朱存樞)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李自成攻破西安后,末代秦王朱存樞被俘,死。
【2】晉王
封地:太原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
世系:晉恭王(朱?)-晉定王(朱濟熺)-晉王(朱濟熿)-晉王(朱美圭)-晉莊王(朱鐘鉉)-晉端王(朱知烊)-晉簡王(朱新典)-晉惠王(朱慎鋷)-晉穆王(朱敏淳)-晉王(朱求桂)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李自成攻陷山西后,末代晉王朱求桂被俘,死。
【3】周王
封地:開封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橚
世系:周定王(朱橚)-周憲王(朱有火敦)-周簡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鑣)-周恭王(朱睦審)-周莊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鋌)-周端王(朱肅溱)-周王(朱恭枵)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四年(1641年)冬,李自成攻開封,末代周王朱恭枵出告示,殺賊一人者,
賞黃金50兩,賊久攻不克解圍散去。(1642年)四月,李自成再圍開封,決河灌城,死者數(shù)十萬,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軍救出,不久去世。其孫南走,死于廣州。
【4】楚王
封地:武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楨
世系:楚昭王(朱楨)-楚莊王(朱孟烷)-楚憲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榮氵戒)-楚愍王(朱顯榕)-楚恭王(朱英僉)-楚王(朱華奎)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張獻忠攻湖廣,兵至武昌,俘虜末代楚王朱華奎,將其一家沉入江中,他的子嗣無幸免者。
【5】魯王
封地:兗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檀
世系:魯荒王(朱檀)-魯惠王(朱泰堪)-魯莊王(朱陽鑄)-魯端王(朱觀火定)-魯恭王(朱頤坦)-魯敬王(朱壽鏳)-魯憲王(朱壽鋐)-魯肅王(朱壽鏞)-魯王(朱以派)—魯王監(jiān)國(朱以海)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但南明時出了一個監(jiān)國。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兗州,魯王朱以派被俘,死。其弟朱以海來到紹興,稱為魯王(監(jiān)國)。后來,清兵攻紹興,朱以海入海,部分子孫流散海外。
【6】蜀王
封地:成都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椿
世系:蜀獻王(朱椿)-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黨)-蜀和王(朱悅?cè)I)-蜀定王(朱友垓)-蜀懷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鑿)-蜀昭王(朱賓瀚)-蜀成王(朱讓栩)-蜀康王(朱承龠)-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銓)-蜀王(朱至澍)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張獻忠攻陷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與妃妾們投井自殺,全宗的人也都被殺。
【7】代王
封地:大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桂
世系:代簡王(朱桂)-代隱王(朱仕廛)-代惠王(朱成煉)-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崎)-代定王(朱鼐鉉)-代王(朱鼐鈞)-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傳火齊)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大同,末代代王以及他的全宗都被殺。
【8】肅王
封地:蘭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楧
世系:肅莊王(朱楧)-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錝)-肅定王(朱弼桄)-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縉貴)-肅憲王(朱紳堯)-肅王(朱識鋐)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攻破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俘,全宗的人皆被殺。
【9】慶王
封地:銀川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親戚,朱旃
世系:慶靖王(朱旃)-慶懷王(朱邃欻)-慶莊王(朱邃塀)-慶恭王(朱寘錖)-慶定王(朱臺浤)-慶惠王(朱鼒枋)-慶端王(朱倪貴)-慶憲王(朱伸域)-慶王(朱帥鋅)-慶王(朱倬纮)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寧夏,末代慶王朱倬纮被俘,下落不明。
【10】岷王
封地:武岡府
始封組:明太祖的兒子,朱楩
世系:岷莊王(朱楩)-岷恭王(朱徽煣)-岷順王(朱音瀼)-岷簡王(朱膺钅丕)-岷靖王(朱彥汰)-岷康王(朱譽榮)-岷憲王(朱定耀)-岷王(朱禋洪)-岷王(朱企崟)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武岡,末代岷王朱企崟和全宗的人全部被殺。
【11】韓王
封地:平?jīng)龈?/p>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松
世系:韓憲王(朱松)-韓恭王(朱沖火或)-韓懷王(朱范圯)-韓靖王(朱范仰)-韓惠王(朱徵釙)-韓悼王(朱偕氵充)-韓康王(朱偕灊)-韓昭王(朱旭櫏)-韓定王(朱融燧)-韓端王(朱朗锜)-韓王(朱亶火脊)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陷平?jīng)觯┐n王被俘,死。
【12】沈王
封地:潞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模
世系:沈簡王(朱模)-沈康王(朱佶焞)-沈莊王(朱幼學)-沈恭王(朱詮鉦)-沈憲王(朱允栘)-沈宣王(朱恬烄)-沈定王(朱珵堯)-沈王(朱效庸)-沈王(朱迥洪)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明末,李自成的大將劉芳亮攻城,把年紀尚小的末代沈王朱迥洪擄走,下落不明。
【13】唐王
封地:南陽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桱
世系: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瓊烴)-唐憲王(朱瓊炟)-唐莊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彌鍗)-唐敬王(朱宇溫)-唐順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碩熿)-唐王(朱聿鍵)-唐王(朱聿鏌)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南明時卻出了皇帝。崇禎九年(1636年),唐王朱聿鍵率軍倡義勤王,卻被勒令回國,廢為庶人,幽之鳳陽,改封其弟朱聿鏌為唐王。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陷南陽,朱聿鏌被殺。崇禎十七年(1644年),北京淪陷,福王朱由崧立于南京,釋放了朱聿鍵。順治二年五月,南京被清軍攻破,朱聿鍵行至杭州,南安伯鄭芝龍等人擁立他為監(jiān)國,立政權(quán)于福州,年號隆武。順治三年,清軍克紹興,魯王朱以海逃往海上,福建大亂,鄭芝龍假言?苤粒时胶L尤。清軍入福建,俘虜唐王朱聿鍵
【14】趙王
封地:彰德府
始封祖:明太宗的兒子,朱高燧
世系:趙簡王(朱高燧)-趙惠王(朱蟾塙)-趙悼王(朱祈镃)-趙靖王(朱見氵爵)-趙莊王(朱佑棌)-趙康王(朱厚煜)-趙穆王(朱常氵臾)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疏遠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流賊攻彰德,末代趙王被俘。
【15】襄王
封地:襄陽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墡
世系:襄憲王(朱瞻墡)-襄定王(朱祁鏞)-襄簡王(朱見淑)-襄懷王(朱佑材)-襄康王(朱佑櫍)-襄莊王(朱厚颎)-襄靖王(朱載堯)-襄王(朱翊銘)-襄王(朱常澄)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崇禎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攻陷襄陽,襄王朱翊銘死。他的兒子朱常澄寄居九江府。
【16】荊王
封地:蘄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堈
世系:荊憲王(朱瞻堈)-荊靖王(朱祁鎬)-荊王(朱見潚)-荊和王(朱佑橺)-荊端王(朱厚烇)-荊恭王(朱翊鉅)-荊(朱常氵言)-荊康王(朱;鹩桑G定王(朱由樊)-荊王(朱慈火畐)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張獻忠攻陷蘄州,末代荊王死。張獻忠的軍隊圍宮,盡掠而去。
【17】淮王
封地:饒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墺
世系:淮靖王(朱瞻墺)-淮定王(朱佑啟)-淮莊王(朱佑楑)-淮憲王(朱厚燾)-淮恭王(朱載坮)-淮順王(朱載堅)-淮王(朱翊钅具)-淮王(朱常清)-淮王(朱由榛)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南明時,立淮王朱常清為監(jiān)國。同年桂王永歷帝登基,使節(jié)至,淮王取消監(jiān)國及年號。后來,淮王下落不明。
【18】德王
封地:先是德州府,后來搬到濟南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潾
世系:德莊王(朱見潾)-德懿王(朱佑榕)-德恭王(朱載墱)-德定王(朱翊館)-德王(朱常潔)-德王(朱由樞)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崇禎十二年(1640年)正月,清兵攻克濟南,末代德王朱由樞被俘。
【19】崇王
封地:汝寧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澤
世系:崇簡王(朱見澤)-崇靖王(朱佑樒)-崇恭王(朱厚耀)-崇莊王(朱載境)-崇端王(朱翊钅爵)-崇王(朱由樻)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崇禎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寧,俘虜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陽伯。崇王不從,被殺。
【20】吉王
封地:長沙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浚
世系:吉簡王(朱見浚)-吉定王(朱厚冒)-吉端王(朱載均)-吉莊王(朱翊鎮(zhèn))-吉宣王(朱翊鑾)-吉王(朱由棟)-吉王(朱慈煃)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比較疏遠。崇禎十六年(1644年),張獻忠入湖南,燒吉王府,末代吉王朱慈煃南竄。明亡后,吉王死在緬甸。
【21】益王
封地:建昌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檳
世系:益端王(朱佑檳)-益莊王(朱厚燁)-益恭王(朱厚炫)-益宣王(朱翊鈏)-益敬王(朱常遷)-益王(朱由本)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有些疏遠。明亡,末代益王朱由本組織抗清失敗,逃往福建,后死。
【22】衡王
封地:青州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楎
世系:衡恭王(朱佑楎)-衡莊王(朱厚燆)-衡康王(朱載圭)-衡安王(朱載封)-衡定王(朱翊鑊)-衡王(朱常氵庶)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有些疏遠。明亡,清兵攻陷山東青州,末代橫王朱常氵庶逃亡,下落不明。
【23】榮王
封地:常德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樞
世系:榮莊王(朱佑樞)-榮恭王(朱載墐)-榮王(朱翊鉁)-榮王(朱常溒)-榮憲王(朱由枵)-榮王(朱慈炤)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有些疏遠。明末,張獻忠入湖南,末代榮王朱慈炤和母親姚氏逃走,不知所終。民間傳說朱慈炤后來隱姓埋名,以當私塾先生為生,康熙18年在山東汶上縣被清軍捕獲,全家被殺,清朝為政治需要硬把他說成是“朱三太子”朱慈炯。
【24】潞王
封地:衛(wèi)輝府
始封祖:明穆宗的兒子,朱翊镠
世系:潞簡王(朱翊镠)-潞王(朱常淓)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略親。南明時,末代潞王差點被東林黨人立為皇帝(可惜后來是福王被立為皇帝)。清軍南下時,朱常淓也當了幾天監(jiān)國,順治二年六月,南京被清軍攻破,朱常淓投降,后死。
【25】福王
封地:洛陽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洵
世系:福恭王(朱常洵)-福王(朱由崧)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很親。明末,貪婪的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死,他的血被做成了“福祿酒”。他的兒子朱由崧南竄,后來用計當上南明皇帝,荒淫無度。順治二年五月,清軍渡江,朱由崧逃到安徽蕪湖被俘,被清軍押赴北京處死。
【26】瑞王
封地:漢中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浩
世系:朱常浩(就一代)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很親。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重慶,朱常浩被俘,死。
【27】惠王
封地:荊州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潤
世系:朱常潤(就一代)
結(jié)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guān)系很親。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張獻忠攻長沙,朱常潤在戰(zhàn)爭中下落不明。
朱臺浤諸子
長子 朱鼒櫍
次子 朱鼒枋 慶惠王
三子 朱鼒檟 延川端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