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趙似(1083—1106年), 宋神宗 趙頊第十三子, 宋哲宗趙煦同母弟,母親為 欽成皇后朱氏。初為集慶軍節(jié)度使、和國公,后進普寧郡王。 元符元年(1098年)出閣,封簡王。 宋徽宗趙佶即位后,加司徒,改鎮(zhèn)武昌、武成,徙封蔡王,拜太保,后移鎮(zhèn)保平、鎮(zhèn)安,又改鎮(zhèn)鳳翔、雄武。 崇寧年間,徙鎮(zhèn)荊南、武寧。崇寧五年(1106年)去世,追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冀州牧、韓王,后又改封楚王,謚號榮憲,史稱楚榮憲王。
有一子 趙有恭,管定國軍節(jié)度使,封永寧郡王。
宋會要輯稿
楚王似,神宗子。元豐六年十二月生。七年十二月,賜名,授檢校太尉、集慶軍節(jié)度使,封和國公。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普寧郡王。紹圣五年三月出合,改橫海、鎮(zhèn)海等軍,(追)[進]封簡王。元符三年,徽宗即位,改武昌、武成軍,遷守司徒,進封蔡王。八月,改保平、鎮(zhèn)安等軍,遷太保。九月,改鳳翔、雄武等軍,鳳翔尹。崇寧二年五月,改荊南、武寧等軍,荊州、徐州牧。五年三月薨,輟朝七日,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冀州牧,追封韓王。比葬,四臨其喪,仍御書御制(挩)[挽]詞二首賜之。大觀元年正月,追封楚王,謚曰榮憲。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傳第五》:
楚榮憲王似,帝第十三子。初為集慶軍節(jié)度使、和國公,進普寧郡王。元符元年出閣,封簡王。似于哲宗為母弟,哲宗崩,皇太后議所立,宰相章惇以似對。后曰:“均是神宗子,何必然。”乃立端王;兆诙ㄎ,加司徒,改鎮(zhèn)武昌、武成,徙封蔡,拜太保,移鎮(zhèn)保平、鎮(zhèn)安,又改鳳翔、雄武。以王府史語言指斥,送大理寺驗治,似上表待罪。
左司江諫江公望上疏,以為:“親隙不可開,開則言可離貳;疑跡不可顯,顯則事難磨滅。陛下之得天下也,章惇嘗持異議,已有隙跡矣。蔡王出于無心,年尚幼小,未達禍亂之萌,恬不以為恤。陛下一切包容,已開之隙復涂,已顯之跡復泯矣。恩意渥縟,歡然不失兄弟之情。若以曖昧無根之語,加諸至親骨肉之間,則有魏文’相煎太急’之譏,而忘大舜親愛之道,豈治世之美事邪。臣愿陛下密詔有司,凡無根之言勿形案牘,倘有瑕可指,一人胸次,則終身不忘,跡不可泯,隙不可涂,則骨肉離矣。一有浸淫旁及蔡王之語,不識陛下將何以處之,陛下何顏見神考于太廟乎?”疏入,公望罷知淮陽軍。徽宗雖出公望,然頗思其言,止治其左右。
崇寧中,徙鎮(zhèn)荊南、武寧。崇寧五年薨,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冀州牧、韓王,改封楚王,謚榮憲。
子有恭,定國軍節(jié)度使、永寧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