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安容,1969年生,重慶市涪陵區(qū)龍?zhí)舵?zhèn)大寨村四組村民,2000年,31歲的楊安容懷揣遺書踏上去截肢的路時,她的母親默默含淚為她準備好了棺材。4年后,重獲新生的她鼓起勇氣貸款承包了200畝荒山,從此過起了住草房、點煤油燈的生活。10年后,當她望著漫山遍野的桂花、紅葉石楠、花椒等苗木時,她堅定地說,“我要把周邊的殘疾人和村民帶動起來一起致富!彼褪歉⒘陞^(qū)2010年“涪陵十大女杰”之一的楊安容。
人物事跡
重獲新生,她不愿虛度此生
楊安容出生在重慶市涪陵區(qū)龍?zhí)舵?zhèn)大寨村四組。12歲那年,楊安容患上先天性動脈血管瘤,為了保住性命,她無奈的做了高位截肢手術。
“我不怕艱辛的生活,只怕虛度我的第二次生命!苯刂蟮臈畎踩轂榱瞬怀蔀樯鐣透改傅呢摀憬桢X在集鎮(zhèn)上開了個茶館。茶館沒有床,她就用條絲椅代替床,經常睡覺時人在椅子上,醒來時人卻在地上。
2004年,楊安容貸款承包了200畝荒山地,她要在山上修圈養(yǎng)羊、種桂花。楊安容的行為遭到了旁人的議論,有的村民甚至疑惑道:“楊拐子,你養(yǎng)啥子羊哦,羊跑了你咋辦,你拄著拐杖去追嗎?”別人的冷嘲熱諷沒有擊退楊安容,她耐心地說服了家人。終于,被她感動的丈夫肖世友和她一起走上了開荒山、養(yǎng)羊的道路。為了照顧好小羊和樹苗,楊安容和丈夫決定住到山上。他們在山上搭草房,沒有電就點煤油燈,孤寂了就唱山歌沒錢請工人,楊安容就把拐杖支在身下作為支撐,丈夫挖樹坑,她就在后面栽樹。為節(jié)約開支楊安容與丈夫一同管理山上的樹苗,她拉枝套袋除草,丈夫打藥施肥。
鍥而不舍,她將荒山變“寶山”
由于缺乏管理技術,楊安容辛苦栽植的上千株桂花樹苗在一年后全部死亡,她和丈夫養(yǎng)豬賣的錢和借的幾千元錢都打了水漂。大年三十那天,她兜里只剩下兩元錢。楊安容不氣餒,她用這兩元錢,買了一串鞭炮,痛痛快快地放了一通,給自己加油鼓勁。從那以后,她更加熱愛學習,沒事的時候,就看種植方面的書籍,學習種植技術。慢慢地,她種植的樹苗成活率越來越高。同時,她養(yǎng)的30只小羊羔也發(fā)展成了90只。2006年她賣掉了羊,將錢用于開發(fā)荒山,她在山上種上了40畝早熟梨,拉上電線,解決了生活照明。他們已經在200多畝荒山上,種植了8000株桂花、2萬株紅葉石楠、10萬株花椒苗、4000株南方早熟梨等10多種樹種,總資產價值100多萬,成立了苗木專業(yè)合作社。他們還在林下養(yǎng)羊、養(yǎng)雞、養(yǎng)鴿子。鍥而不舍的楊安容終于將2006年前的荒山變成了 “寶山”。
“我雖然失去了一條腿走路不方便,但我的腦子不比別人笨。我相信,5年或者10年以后這漫山遍野的苗木將會長大成林。” 楊安蓉心里卻充滿了一個更大的夢想,她要把合作社辦好,把合作社的幾千畝苗木栽培好,把周邊的殘疾人和愿意跟著她干的人帶動起來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