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足利義尚(假名:あしかが よしひさ,羅馬字:Ashikaga Yoshihisa,1465年12月11日(寬正六年11月23日)-1489年4月26日(延德元年3月26日),將軍在任時間:1473年(文明五年12月19日)—1489年4月26日(延德元年3月26日)),室町幕府第九代將軍,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長子,母親為其側(cè)室日野重政之女日野富子。曾改名足利義熙,法名常德院悅山道治。官位從一位內(nèi)大臣,贈太政大臣。
寬正五年(1464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已經(jīng)三十歲,與日野富子結(jié)婚已過十年尚未有子嗣,便決定讓義政已經(jīng)出家的弟弟足利義尋還俗,改名足利義視,作為義政的繼承人。在第二年,富子竟生下一個兒子,即足利義尚。 義政與富子希望兒子繼承將軍之位,卻引來義視的不滿。加上幕府周邊的斯波氏、田山氏及其他家族也有繼承問題,終在1467年(應(yīng)仁元年)造成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應(yīng)仁之亂,日本歷史正式進入戰(zhàn)國時代。
文明五年(1473年),年僅九歲的足利義尚繼承將軍之位。而足利義政則隱居至小川御所,與富子分居。由于義尚年紀還小,于是富子便協(xié)助掌政。文明八年(1476年),將軍府邸花之御所被燒,于是富子與義尚母子也改遷至小川御所。文明十一年(1479年),開始試行御判始、評定始、御前沙汰,政務(wù)由足利義政處理。
文明十五年(1483年),足利義尚開始處理政務(wù),但實權(quán)由父親足利義政掌握。
長享三年(1489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將軍義尚在爭討六角高賴暴亂時,竟耽溺于酒色,在軍營中病逝。第二年,隱居的足利義政也接著過世。 于是迎立了足利義視之子足利義材為室町幕府第十代將軍。
足利義尚著有和歌集《常德院集》。
經(jīng)歷
1464年,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已經(jīng)30歲,及與日野富子結(jié)婚已過十年而尚未有子嗣,義政便決定讓自己已經(jīng)出家的弟弟義尋還俗,改名足利義視,收義視為養(yǎng)子并讓他做自己的繼承人。沒想到就在第二年,富子竟生下一個兒子,即義尚。
義政與富子既然已經(jīng)有親生的兒子,自然就希望讓親生兒子繼承將軍之位。日野富子拉攏有力的守護大名山名持豐(宗全),試圖讓足利義尚成為繼承人。這引來義視的不滿,足利義視以管領(lǐng)細川勝元為后盾,兩派為了爭奪將軍繼承人之位發(fā)生了嚴重的對立。以將軍家的繼承問題為原因之一,再加上幕府的重臣畠山氏和斯波氏也有家督繼承問題,終在1467年造成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應(yīng)仁之亂,進入日本戰(zhàn)國時代。最后細川勝元、山名持豐在1473年(文明五年)相繼病死,雙方達成了和解。足利義政將將軍職讓給了年僅九歲的義尚,足利義尚成為室町幕府第9代將軍。而義政則隱居至小川御所,與日野富子分居。由于義尚年紀還小,于是富子便協(xié)助掌政。1476年,將軍府邸花之御所被燒,于是富子與義尚母子也改遷至小川御所。
應(yīng)仁之亂后,日本掀起了“下克上”的風潮,家臣起兵反對主君,守護大名也拒絕服從幕府將軍的統(tǒng)治。這使室町幕府的權(quán)威大為下降。足利義尚竭力試圖恢復(fù)幕府將軍的權(quán)威,因此在長享元年(1487年)9月12日親自率領(lǐng)奉公眾2萬余人,討伐領(lǐng)有公家、寺社等的近江守護六角高賴,史稱長享延德之亂。六角高賴拋棄居城觀音寺城逃往甲賀,在各地展開游擊戰(zhàn)。
討伐六角氏使將軍權(quán)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fù),隨后足利義尚沉迷酒色,不理政務(wù)軍事。同年足利義尚改名義熙,在近江國的鉤(今滋賀縣栗東市)設(shè)立臨時的御所以對抗六角氏,這個御所被人稱作“鉤之陣所”。足利義尚在鉤之陣接見京都來訪的公家和武家人物,并以豪華的禮儀招待他們。
1488年,足利義尚任命自己的寵臣結(jié)城尚豐為近江守護,義尚側(cè)近的人物皆充任幕府要職,逐漸恢復(fù)了將軍的威權(quán)。長享三年(1489年)3月26日巳時,年僅二十五歲的義尚在近江鉤之陣中病逝,其死因是由于過度沉迷于酒色引發(fā)的腦溢血。第二年,隱居的義政也接著過世。由于足利義尚無子,于是1490年迎立了之前曾一度被當做繼承人的足利義視之子足利義材為第10代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