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
屈柳庵 字無塵,號七峰山人
?
?
自幼愛畫,長臨家藏徽宣彩印《芥子園畫傳》;B魚蟲,山石雨雪,梅蘭竹菊,多有涉獵。由于長期生活在洛陽,對牡丹觀察、寫生、創(chuàng)作,精心耕耘六十余載。其筆下牡丹圖由表及里,形真神飛,花晶瑩玉潤、凌勵剔透,葉嫩,干勁蒼,充分表現了牡丹的神韻。
?
凡見過屈柳庵牡丹者,無不對那布局嚴謹、技法老到、揮灑自如的潑墨寫意所擊節(jié)贊賞,沉思忘機。其中,當年廣州美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周彥生手拿一本牡丹畫冊,指著屈柳庵的畫說“一本書,就這幅好”;原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及原中國美協黨組書記雷正民一起到洛陽,在屈柳庵的水墨牡丹前端視良久,同聲贊曰“有意思”,臨離開還頻頻回首,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齊白石弟子婁師白大師在看到屈柳庵的水墨牡丹后,連說三個“真好”,并給予高度贊譽“全憑一池墨色,寫出如此反復變化,可謂筆下有神!
?
?
1986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賽福鼎,用維文為其題" 天道酬勤”。
?
?
1988年,國務院辦公廳到河南遴選一幅牡丹畫,在眾多牡丹畫作品中,他的牡丹畫有幸被選中,按國務院要求作5尺寬、10尺長《四海同春》。
?
?
1989年,由于《四海同春》受到中央、省領導好評,故國務院副秘書長常捷邀請他到北京為國務院作畫半月余。原副總理谷牧在國務院老干部樓親切會見。常捷副秘書長在中南海紫光閣親切會見,并在中南海設午宴宴請及合影留念。
?
?
1990年,人民畫報成立四十周年,在京舉辦大型著名書畫家作品展,其作品水墨牡丹入選。并與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吳作人、吳冠中、劉海粟、范曾等人的佳作28幅選入鄧小平題寫書名的《人民畫報成立四十周年紀念》精美畫冊。
?
?
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由三峽出版社、中國三峽畫院、中國新聞攝影學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三峽耀華杯攝影、書畫大獎賽參賽作品及特邀作品展”中,屈柳庵、劉文西、李鐸、劉炳森、韋江凡等10人被授予“中國著名書畫家”金杯獎。
?
?
1994年,田紀云副委員長在中南海親切會見,并為其題“牡丹王”相贈。國務委員陳俊生及夫人、政協副主席馬文瑞及夫人孫銘,邀請到家做客并合影留念。
?
1997年,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慶典活動期間,舉辦中國著名畫家三峽作品展,他的國畫《國色》入選,并被授予榮譽金獎。
?
?
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田紀云、李長春多次將他的作品贈給國際友人。
?
?
1994年3月中央電視臺、以《屈柳庵的牡丹圖享譽海內外》和1996年1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介紹牡丹王—中國著名書畫家金杯獎獲得者屈柳庵先生》為題作了報道。
?
?
?
?
?
?
?
?
?
?
其 二
?
自是洛陽花無意必稱王
(寫在《屈柳庵畫集》付梓之際)
?
?
?
屈柳庵,字無塵,號七峰山人,1931年10月生于河南嵩縣一個民間藝人之家,現任洛陽中國畫院院長。屈柳庵,數十年戮力耕耘,慘淡經營,終在中國畫這方沃土上成就為一位頗有建樹的丹青名家。
?
?
屈氏畫作,眼界高遠,不拘一隅,畫路廣袤,揮灑萬象。花鳥蟲魚,山石雨雪,多有涉獵。在他筆端,有飄逸清雅的春蘭,高雅脫俗的冬梅,也有勁節(jié)堅根的寒竹,水墨淋漓的鲇魚……然而最令人擊節(jié)贊賞、沉思忘機者還是他的牡丹圖。
?
?
屈先生所畫的牡丹,那揮灑自如的潑墨寫意,部局嚴謹,技法老到,由表及里,形真神飛不僅盡現牡丹的芳質姿艷,同時透出它的勁骨剛心。
?
?
1988年,國務院辦公廳前往河南遴選國畫佳作,屈先生的一幅寬一丈、高五尺的牡丹圖《四海同春》中選,一直被懸掛在國務院老干部局的大樓內。爾后不久,在那里他還受到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的接見。
?
?
?
1994年,在北京舉辦的由中國三峽出版社、中國三峽畫院、中國新聞攝影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三峽耀華杯書畫攝影參賽作品及特邀作品展”中,屈柳庵與李澤、王成喜、劉文西、韋江凡等十人被授予“中國著名書畫家金杯獎”。
?
?
1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田紀云副委員長在中南海接見了他,并題“牡丹王”三字以示鼓勵。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分別以《屈柳庵的牡丹圖享譽海內外》和《介紹牡丹王—中國著名書畫家金杯獎獲得者屈柳庵先生》為題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詳細報道。屈先生還應國際友人相邀,先后出訪過新加坡由于屈氏牡丹的獨特造詣,名聲日益遠播,在社會上便逐漸有了“牡丹王”的殊榮。當年,齊白石的弟子,著名畫家婁師白看了他的水墨牡丹不禁連連點頭稱道:全憑一池墨色,寫出來如此的繁復變化,可謂筆下有神。荷蘭女作家西尼卡,對他的水墨牡丹一見鐘情,愛不釋手。她把柳庵的贈畫帶回國后,作為最珍貴的禮品獻給母親的生日,并撰寫文章向西方讀者介紹她所佩服的這位中國畫家。多年來,屈氏牡丹屢屢見于期刊報章。當人民畫報創(chuàng)刊40周年的時候,一本紀念性的精美畫冊中,除了刊有齊白石、李苦禪、劉海粟、李可染等國畫大師的佳作以外,也有屈柳庵的潑墨牡丹一幀。
?
?
?當代中國,專司牡丹畫作的畫家不算罕見,但唯有屈柳庵的畫品臻此佳境而“稱王”,其根基何來?經過對屈庵先生生平閱歷和創(chuàng)作情況的粗略考察,即可一目了然:
?
?
?一曰家庭熏陶。屈氏祖上以手工印花為業(yè),四鄉(xiāng)八村都曉得屈家的印染鮮活漂亮,他對美術的愛好自有耳濡目染的功效。柳庵自幼就描描畫畫,如癡如醉。一次,進洛陽,看上幾株牡丹,傾盡囊中所有買了下來?墒腔丶业谋P纏沒了,只好開動雙腳,步行百余里返回家中。就是照這幾株牡丹畫了他第一幅牡丹圖稿。在他赴洛陽工作臨行之時,父親無以相送,只是將那家傳的徽宣彩印《芥子園畫傳》塞進他的行囊。他領會,個中寄寓著父親多么深厚的心底期望。他和畫筆的情緣,就是這樣如膠似漆。
?
?
?二曰環(huán)境影響。“洛陽牡丹甲天下”,歷史非常悠久,洛陽被稱作“牡丹城”,牡丹又被喚作“洛陽花”。從小就酷愛繪畫的柳庵,處于這國色天香的氛圍之內,能不對它情有獨鐘嗎?“牡丹城”中的“洛陽花”,給他提供了一個施展聰明才智的大畫案,激發(fā)了他連綿不止的靈感潮。
?
?
?三曰志堅手勤。柳庵棄學做工,蓋因家庭經濟拮據使然。他以自己微薄的薪金養(yǎng)家糊口,已夠筋疲力盡了,若無十分的意志,哪有可能再去舞文弄墨?幸有父母妻子的支持,為省出一點筆墨錢,有時多少天都不買菜吃。當生活逼得無奈時,他竟上街擺攤賣畫。大年除夕,冒著朔風寒雪,在路旁檐下苦苦巴望著慧眼。
?
?
?四曰銳意創(chuàng)新。此乃最核心的一點。柳庵先生不是什么無師自通的天才,他需要學習先人,也善于學習先人,他欽羨吳昌碩,推崇潘天壽、對于名篇佳作,每到眼前便詳品細研,盡力盡情地汲取。但他又絕不拘泥于一家一派,固步自封。年輕時曾得一無名畫友的習作,只因于已有所啟迪便永遠珍藏于箱篋。他師古,師今,更師造化,著眼于創(chuàng)新,一副作品停筆,若自我感覺似曾相識,不見新意,便決然一毀。以牡丹作畫,不僅有情,有趣,更是有志,有主見,是其成功的根由所在。識貨的顧客。他白天畫、夜里畫,生命不息,畫筆不停。全國人大常委會賽福鼎副委員長用維吾爾書贈他“天道酬勤”四字,是多么貼切的嘉許!
?
?
牡丹畫中人稱王。有的問:面對這一片喝彩,先生有何感想?對曰:“自是洛陽花,無意必稱王”。他認為,作為植根在洛陽這塊風水寶地的一個國畫作者,和其他道中朋友一樣,唯知畫案潑墨,宣紙染色而已。柳庵先生將自己簡陋的畫室命名為“聽天樓”,什么意思?聽天者,順應自然之謂?梢娖渲酶F通榮辱于身外的心跡了。
?
?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先生的不輟之筆將會生發(fā)出一幅幅更為稱秒的牡丹圖,給讀者帶來更多的祝福和祥瑞。
?
?
?有緣賞鑒先生的畫品和人品豈不快哉!屈柳庵的至交,中國三峽出版社劉文敏囑我為先生的畫冊寫幾句什么,今恬然應之,是為序。?
?
章 伍
1999年5月26日于聽蟬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