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45年12月,李世善隨軍赴東北,先擔任中共復縣委組織部干事、縣委秘書,后到松樹區(qū)擔任區(qū)委書記。土改工作中,他針對群眾思想顧慮,將黨的土地改革政策和當地實際緊密結合,深入發(fā)動群眾,使松樹區(qū)土改工作成為全縣的樣板。
土改結束后,李世善根據當地實際,率先成立10多個果樹社,民主選舉會計和經理,聘雇技術員,秋后分紅,避免了果樹損失,群眾非常滿意。
擔任職務
后來,李世善先后擔任復縣南海區(qū)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縣長、縣委書記、縣委第一書記等職。任職期間,他幾乎走遍全縣山山水水。他深入大河區(qū),發(fā)現這個區(qū)文教助理溫某靠近黨組織,忘我工作,卻因知識分子而未入黨。在他推薦下,溫某加入了黨組織,工作更加勤懇,后升任遼寧省司法廳廳長。他耐心地幫助機關干部學文化、寫文章,提高業(yè)務水平。松樹鎮(zhèn)一名婦女撫養(yǎng)幾個孩子,家庭生活困難,他幫助這個婦女開辦小賣店,使其生活有了保障。1956年秋,李世善調往遼陽地委時說:“復縣300多個村,可惜我還有3個沒去過”。
社會評價
李世善體察民情,不謀私利。1960年,松樹綢廠停產,下放職工還鄉(xiāng)。他女兒李人清是綢廠工人,廠黨委書記問他如何安排,他回答按政策辦,將女兒下放得利寺農場。兒子多次請求進城工作,均被他回絕,至今仍在農村。
人物生平
1956年8月,李世善離開復縣,調任中共遼陽地委委員、工業(yè)部部長。9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1959~1964年,先后任中共錦西縣委第一書記、中國農業(yè)銀行遼寧分行副行長、黨組書記。1966年8月,調任中共盤錦墾區(qū)區(qū)委第二書記!拔幕蟾锩逼陂g受到批斗。
1970~1975年,先后任盤錦墾區(qū)新立農場革委會主任、臺安縣革委會主任、中共臺安縣委書記、中共盤錦地委副書記、盤錦地區(qū)革委會主任、中共營口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1976年2月至1983年4月,先后任中共丹東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市政協主席。1983年9月19日病逝。
名李士善,字敬之,曾用名李景濤。民國 8年(1919年)8月28日,生于山東省牟平縣西鄧格莊。1933年,高等小學畢業(yè)。1939年10月,李世善在中共牟平縣七區(qū)地下黨領導下,收集日本侵略軍活動情報,組織日軍占領區(qū)群眾抗糧抗稅、破壞公路、掩護中共工作人員。194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后,發(fā)展5名積極分子入黨,并組建支部,他任支部書記。1945年8月,任金牛山區(qū)救國會文書。解放戰(zhàn)爭初期,1945年12月到東北,先后任中共復縣縣委組織部干事、縣委秘書。1946年8月,國民黨政府軍進占復縣。他擔任中共交通總站站長,負責中共復縣縣委和各區(qū)委的聯絡工作。11月,隨縣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轉入遼南農村打游擊。1947年5月,復縣第二次解放,任中共松樹區(qū)委書記,開展土地改革運動。1948年8月,任中共南海區(qū)委書記。1949年 2月,任中共復縣縣委組織部部長。 建國后,先后任復縣縣長、中共復縣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56年8月,任中共遼陽地委委員、工業(yè)部部長。9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1月,任中共錦西縣委第一書記。1964年7月,任中國農業(yè)銀行遼寧分行副行長、黨組書記。1966年8月,任中共盤錦墾區(qū)委員會第二書記。 自1970年1月起,先后任盤錦墾區(qū)新立農場革委會主任、臺安縣革委會主任、中共臺安縣委書記。1973年3月,任中共盤錦地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975年11月,任中共營口市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1976年2月,任中共丹東市委副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1979年4月,任中共丹東市委書記。1982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4月,當選為政協丹東市第八屆委員會主席。1976年至1982年先后組織有關人員,四次去常州學習考察抓產品質量、上新品種的經驗。主持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舉辦11次產品展銷會,把丹東市地工產品推進市場。1982年指導調整丹東輕工產品結構,并推行經營責任制,使丹東的輕工業(yè)生產有所發(fā)展,獲得全國經濟發(fā)展的“明星城市”稱號。1983年9月,李世善病逝。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