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人物事跡
樊士杰一向鼓吹孝悌仁愛、禮義廉恥。勸喻百姓讀書、戒賭、務農(nóng),因此頗有聲望。
民國初,樊士杰被縣府舉薦為陜西省參議員。當時靖邊毛烏素沙、老虎腦等地屢屢發(fā)生搶劫事件,為防匪竄擾,“保境安民”,樊士杰招丁買槍,辦起了民團,自任團總。
十四年(1925),樊士杰首倡興修楊橋畔水利,從“華洋義賑會”貸款3000元大洋作為資金,分攤到各戶。其后因群眾無力償還,樊即將水腦溝數(shù)百畝荒地記在自己名下,以此抵補貸款。同年,樊士杰將五臺、馬圈、小澗3村私塾合并,以公地佃租作經(jīng)費,在閻家寨子辦起國民專修館,招收附近鄉(xiāng)村青少年入館讀書。
二十二年(1933),駐榆林的國民軍八十六師師長井岳秀將樊士杰民團編為西路保安隊,駐閻家寨子。樊士杰為其收繳捐稅,積極效力。
二十四年(1935),靖邊大部分地區(qū)獲得解放,劉志丹曾致函勸樊士杰放棄閻寨子,投誠革命,被其婉言回絕。后來,樊士杰又組織起“義拳道”,拜佛誦經(jīng),喝符念咒,訓練“神兵”,依仗石寨天險,與共產(chǎn)黨為敵。
二十五年(1936)二月下旬,紅軍二路騎兵圍攻張家畔西寨子孫志林民團時,樊士杰率50多名“硬肚”“神兵”增援孫志林,被紅軍用刀劈死。樊士杰在死神降臨時,猶自喝符念咒,求神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