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赤貧。其弟鄭巖朋、鄭巖友,并稱兄弟三烈士。鄭巖貴于1927年參加農民運動。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泊岙村支部書記。同年秋,村農會成立,任農會主任,領導農民組織“雇農團”,向地主、土豪劣紳展開斗爭,取得了白門秋收斗爭的勝利。1928年春,發(fā)動黨員和貧雇農,組織“插田團”,奪回并插種了被地主霸占的土地。1930年3月,參與收繳鹽警所警察的槍支,武裝農民赤衛(wèi)隊。同年6月,參加攻打平陽縣城。8月12日被捕,經嚴刑逼供,堅貞不屈。22日,高呼口號,英勇就義。大弟鄭巖朋,二弟鄭巖友,均于1927年u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父、母、三弟等全家人都支持他們革命。1928年秋,巖朋、巖友帶領農會會員,取得了抗租斗爭的勝利。1929年10月,又帶頭發(fā)動農會會員,開展鬧荒向地主借糧的斗爭,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擁護。1930年,瑞安組建工農紅軍,他們家成了我黨與紅軍的聯(lián)絡站,兄弟倆被任命為聯(lián)絡員。巖貴犧牲后,全家人被通緝追捕,他們藏身于白門山上,生活極端困難。1937年,工農紅軍挺進師到達瑞安,他倆與中共黨組織接上關系,以更大的激情投入革命工作。經常喬裝打扮,深入敵占區(qū),偵察敵情,1942年3月14日,住家被敵人包圍,兄弟倆均遭逮捕。在刑訊中,嚴守黨的機密。同年5月11日,兄弟倆同時犧牲于溫州紫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