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篤恭一九二九年出生于 彰化市。父母與彰化一帶抗日、文化啟蒙運動志士時有往來。終戰(zhàn)前是臺中一中初中二年,戰(zhàn)后復學,從 日語改習漢語教育。一九四九年考入臺灣師范大學英語系,同時發(fā)現(xiàn)患有 肺病,為學業(yè)及病情纏斗掙扎數(shù)年,一九五四年師大畢業(yè),先后出任金華女中、基隆中學、彰化商職、彰化女中、景美女中、中正高中 英文教師,一九八五年自教職退休,返回故鄉(xiāng)彰化市,籌辦 磺溪學會。 〈小黑〉曾獲得一九七七年的「吳濁流文學獎」,李篤恭從日文而中文,從詩而小說,他的孤特傲岸,堪稱臺灣文壇怪俠。 一九五○年代即有作品發(fā)的李篤恭,雖然一直是孤軍奮斗時,但迄一九八五年自教職退休后,仍然熱衷 文學,或出版 詩集,或參與 賴和的平反運動,或呼吁與建賴和紀念館,創(chuàng)辦磺溪學會,都未稍減其文學戰(zhàn)士的本色,也是戰(zhàn)后臺灣文壇第一代作家中名副其實的長跑選手。
李篤恭與吳濁流同樣都是以筆當劍的俠士型作家,作品具有濃厚的載道文學特性,在小說中刻意凸顯了道德上的陽剛氣質,處處顯露了不妥協(xié)的性格,這也是他在現(xiàn)實人生中孤特傲岸格的反映。李篤恭在臺灣文壇一直扮演著孤獨俠的角色,無論從立論抑或作品風格,似乎從未有過受時代潮流擺蕩的痕跡,相當堅毅地秉持自己獨特的文學觀寫作,這使得他的作品,盡管具備積極淑世的熱情,卻不偏離為文學潮流的旁觀者的特殊地位。
學習經(jīng)歷
臺灣師范大學英語系畢業(yè)。曾任教臺北市立女中、景美女中、輔仁大學講師等職。曾與友人合辦《曙光》雜志,為「笠」詩社同仁。
作品風格
李篤恭的創(chuàng)作文類以詩與小說為主。小說多為人性與社會真相之挖掘;詩則多為自身生活上的感悟,隨著年齡增長,轉向於挖掘歷史的真相。晚年為傳承磺溪文學精神而努力,與鍾肇政等人設立「磺溪文化學會」,紀念并宏揚臺灣先賢、推動地方文化。
文學成就
曾獲吳漢流文學獎。
文學著作
《賽跑》,臺北:學術出版社,1975。
《跋涉幾星霜》,臺北:臺灣文藝社,1981。
《李篤恭集》,臺北:前衛(wèi),1991。 《浪跡》,彰化:新生,1956。
《再彷徨》,臺北:笠詩刊社,1986。
《彷徨在荒原》,彰化:文河,1988。
《滄海長波》,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