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珣 ,字公粹,李用和子,以蔭為閣門祗候。時兄李璋為閣門副使,珣又求通事舍人,仁宗曰:“爵賞所以與天下共也,儻盡用親戚,何以待勛舊乎?”后一年乃命之。
車駕視用和疾,自西上閣門副使累遷均州防御使,知相州,賜御制詩、飛白字寵其行。未幾,遷相州觀察使。時劉永年亦同除官,知制誥楊畋以為不可開僥幸之門,詔他舍人草制,御史范鎮(zhèn)復(fù)論之,命遂寢。
使契丹,預(yù)釣魚會,獲多。契丹遺以金器,使還,悉上之,更賜黃金及“李珣忠孝”字。熙寧中,遷宣州觀察使、知潁州,哲宗初,進泰寧軍留后,提舉萬壽觀。故事,正任遇覃恩止移鎮(zhèn),唯宗室乃遷官。至是,珣與李端愨皆特遷,戚里一覃恩遷官自此始。復(fù)知相州,卒,年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