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品
畢春芳唱腔明朗豪放,流暢自如,具有粗獷的男性特點。她的嗓音脆亮,音域較寬,底氣充足,唱腔中常出現(xiàn)一種切分符點音型,因此行腔棱角分明,音調富有彈性。她咬字有力,字音清晰,并強調重音處理。她能運用多種方法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使唱腔呈現(xiàn)不同色彩。譬如在《龍鳳花燭》中,她一人飾演兩個角色:前半場是軟弱多病的施文宗,唱腔低徊抑郁,暗淡深沉;后半場是才華出眾的書生魯玉亭,唱腔以明朗純樸、流暢灑脫為主,尤其是“讀信”這段[尺調腔· 中板]轉[清板],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動人。
畢春芳在創(chuàng)腔時,根據(jù)塑造人物需要常吸收越劇其他流派、行當和兄弟劇種的音調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中,使唱腔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如《三笑·點秋香》中的起腔“秋香姐姐呀”,吸收的是傳統(tǒng)名劇《盤夫》中旦角嚴蘭貞的起腔“官人啊”的音調略加變化,使唐伯虎瀟灑飄逸的形象更為鮮明;《玉堂春》“孤身獨棲關王廟”中的“大雪紛飛……”吸收了江南曲藝蘇州彈詞的某些因素,呈現(xiàn)出凄切蒼涼的氣氛!豆饩w皇帝》中借鑒了黃梅戲的音調,《血手印·法場祭夫》中借鑒了京劇的曲調成分。這種吸收、借鑒拓展了畢派本身的表現(xiàn)力,使其呈現(xiàn)出更豐富的色彩。
在《賣油郎》中,她塑造的是一位的賣油郎秦鐘的形象,性格善良質樸、厚道誠實,唱腔在灑脫飄逸中含有暢快悠揚的韻味,如“耳聽得四更響”這一唱段,用[尺調腔·男調板],非常別致地表現(xiàn)了秦鐘憨厚的性格。畢春芳尤其擅長表現(xiàn)喜劇人物,善于在唱腔中運用夸張多變的唱法處理,使曲調活潑、輕松、詼諧,妙趣橫生。這是畢春芳唱腔的獨到之處。這種風格在越劇中不多見。如她在《王老虎搶親·戲豹》和《三笑·點秋香》等唱段中,就是運用這種夸張的手法,獲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包c秋香”中的“相爺堂內把話傳”這段[四工腔]爽朗流暢,唱中夾白,許多業(yè)余愛好者經常演唱。
傳人
畢派的傳人有楊文蔚、丁蓮芳、董蓓芬、畢繼芳、徐寧生、張鎮(zhèn)英、徐文芳、丁素芬、丁小蛙、楊童華、孫建紅、李曉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