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董錦堂烈士
董錦堂(1896-1932.8),字臨章,湖北省沔陽(今仙桃)縣人。1898年2歲時喪父(董繼馬為清末武秀才),幼讀私塾。少年拜師習武,通拳術,懂槍法。青年時,在鎮(zhèn)上魚行當經紀,稔悉民眾疾苦。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投身于農民運動。1927年9月3日,中共沔陽縣委遵照鄂中特委指示,將全縣劃分為四個暴動區(qū),任為沔北暴動區(qū)負責人之一。10月初,特委在洪湖柳蚌湖之黃家墩集中共產黨員和工農骨干軍訓。半月后接省委命令,組編為工農革命軍第5軍。被任命為13師37團團長。12月初,又參加沔城劫獄,為鄂中工農武裝發(fā)展壯大立下了功勞。1928年元旦,根據(jù)省委指示,工農革命軍第5軍集中于沔西新王家臺進行整編,公開亮出繡有鐮刀斧頭圖案的紅旗,番號為:“中國共產黨湖北沔陽工農革命軍第5軍”,任第3營營長。整編后,隨師攻打監(jiān)利新溝咀團防獲勝。不久周逸群、賀龍來洪湖地區(qū)開辟革命根據(jù)地,將第5軍改編為49路工農革命軍第3大隊,任3大隊中隊隊長。此后,率部參加了荊江兩岸的年關暴動和賀龍指揮的攻打監(jiān)利城等戰(zhàn)斗。1930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成立后,歷任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師參謀長等職。1932年8月,在洪湖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作戰(zhàn)中,不幸陣亡,時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