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1994年5月30日,出生于廣東云浮。2010年,高中進入廣東實驗中學。2011年憑借作品《尋幽》獲第十二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同年加入云浮市作家協(xié)會。
2013年,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
2014年5月,入選中山大學“逸仙思源”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計劃。同年6月,就任中山大學中大青年傳媒主編,主持編輯《中大青年報》。
2015年8月,經(jīng)中國青年報社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層層選拔,入選“大學生記者走進中國石油暑期新聞實踐活動”,獲頒“中央企業(yè)社會責任觀察員”證書。其后多次參加由中國青年報、國家審計署等單位主辦的大學生記者訓練營活動,赴青海無人區(qū)、浙江寧海全域旅游打造地、山西安澤貧困村、浙江省審計廳等采訪,有成果見于《中國青年報》、人民網(wǎng)等。
2015年12月,參加中國大學生新聞社選拔,拿到直接晉級資格,任總編室成員。
2016年10月,與中國青年報記者馬宇平,來自蘭州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yè)大學的校園媒體負責人共同啟動全國高校校園媒體發(fā)展情況調查,通過分層抽樣調查了353所高校的573家校園媒體,覆蓋紙媒、廣播、電視、網(wǎng)站、通訊社、微信公眾號6種界別,執(zhí)筆撰寫《2016中國高校校園媒體發(fā)展報告》。該報告于上海臨港·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2016年會首發(fā),成為繼2010年后國內有關校園媒體調查的權威報告,后摘錄刊發(fā)于《中國青年報》。
2016年12月,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發(fā)表《孤獨者陳映真》,該文章后被選入2019年四川攀枝花高考二模試題,并收錄進《5年高考3年模擬》(2019年6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2017年7月,入圍由《作品》雜志社主辦的首屆“廣東90后作者培訓班”,后于《作品》發(fā)表散文《在失眠里失憶》。
2017年9月,被保送至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同年出任南京大學校園媒體“新記者”主編,帶領團隊創(chuàng)作《“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三問》《江歌案審判:該對這場輿論的失敗拍手叫好》《從合作伙伴到競爭對手,美對華戰(zhàn)略三十年波動幾何?》等引發(fā)新聞學界、業(yè)界廣傳的深度內容,組建網(wǎng)站、微博、微信三位一體的全媒體矩陣,于2017年11月成為微博簽約自媒體,獲第二屆校媒·全國高校新媒體評選十佳原創(chuàng)內容獎,江蘇高校新聞扶持計劃(作品類)人物通訊、深度報道一等獎等業(yè)界獎項,并與南京大學國家級傳媒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白凈教授共同組織首屆大學生校園媒體大賽,吸引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在內的近60所國內知名院校校園媒體參加。
2018年1月,代表南京大學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記者挑戰(zhàn)賽,與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兩岸高校選手組隊,憑借《追尋刺桐古城那一抹“紅”》《除了“修舊如舊”,還要讓古跡回歸生活》等深度報道、新聞評論,斬獲一等獎。
2018年6月10日,當選為中國高校傳媒聯(lián)盟執(zhí)行主席。
2018年7月9日,在《揚子晚報》上發(fā)表《中山大學一博導被指性騷擾師生》,作為繼自媒體爆料文章后全國首篇披露該事件的調查報道,曝光中山大學博導張鵬涉嫌性侵女學生一事,并指出校方所謂“已處理”另有所指,敦促中山大學及張鵬本人盡快回應。次日中山大學發(fā)布聲明,暫停張鵬教職。其后,在《揚子晚報》陸續(xù)刊發(fā)《一個小黑盒秒開你家智能鎖?》《“17歲殺人犯”的等待:再審兩年未判,母親抱憾離世》《6旬失獨母親拼死生下雙胞胎 8年來幸福正在被憂愁取代》等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深度報道。
2018年6月25-26日,參與教育部奮進之筆“1+1”系列發(fā)布采訪活動,走進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市海門,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最新進展情況和全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實地采訪,采寫的《校園足球發(fā)展的“海門路徑”》見于《中國青年報》要聞版,因采訪扎實深入,獲總編輯周獎。
2018年8月15日,在《中國青年報》上發(fā)表《一群青年志愿者的鄉(xiāng)村環(huán)保試驗》。該報道記錄了南京大學農村環(huán)境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中心的年輕人走進南京江寧黃龍峴,設立千百園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中心,使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大變身”的故事,作為“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jīng)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活動重要作品,在《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推發(fā),被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等60余家媒體轉載。同月,在《南都周刊》新媒體刊發(fā)山東壽光洪災報道《洪峰兇猛,毀滅了壽光這片菜籃子》《壽光現(xiàn)場:廢墟上重拾生活》。該組報道領先全國媒體,率先以特稿的形式,全面呈現(xiàn)災區(qū)現(xiàn)狀,采訪扎實,細節(jié)充盈,獲評南都周刊深度訓練營內容組優(yōu)秀稿件獎。
2018年11月2日,由中國日報亞太分社舉辦的“第七屆校園學報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作品《出臺人才新政的搶人大戰(zhàn),背后是怎樣的動力?》奪得最佳經(jīng)濟新聞報道獎(中文組)冠軍,并接受《中國日報》專訪。
2018年11月18日晚,第五屆紅楓大學生記者節(jié)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湖南大學大禮堂舉行,獲“十佳校園記者”稱號,著名主持人汪涵為其頒獎。
2018年12月,入圍由共青團中央國際聯(lián)絡部與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全國大學生國際交流骨干培訓班,走進外交部,參加“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座談會。
2018年12月22日,第六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獲評范敬宜新聞教育獎。?
2019年3月,受邀以特約評論員身份,參與2019全國兩會未來網(wǎng)·中國少年報特別報道,主筆《在新時代春風里 回答教育“關切題”》《直面“招生不暢”痛點 奏響職業(yè)教育最“強”音》《中國教育的“起跑線誤區(qū)”為何越跑越遠?》等新聞評論。
2020年4月4日,全國哀悼日,在紅網(wǎng)發(fā)表評論員文章《我們紀念,我們銘記,我們前行》。文章指出,“汗水永遠比淚水有穿透力”,除了沉痛哀悼,更要從苦難中積蓄力量,在哀悼中紀念、銘記和前行。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作品名稱 | 發(fā)表平臺 | 作品名稱 | 發(fā)表平臺 |
---|---|---|---|
《扶貧收官再現(xiàn)“表格!,虛假冒領“深套”如何解》 | 《光明日報》2019年11月18日 02 版,原載于中國吉林網(wǎng) | 《講好故事,把制度自信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 | 《全國優(yōu)秀網(wǎng)評選》(雙月刊),原載于團中央未來網(wǎng) |
《巴黎圣母院的火光警醒了什么?》 | 光明網(wǎng)“地評線”雙微 2019年4月16日 | 《智慧養(yǎng)老成青年創(chuàng)業(yè)新“藍!薄 | 《中國改革報》2018年11月7日 12版 |
《眾籌平臺不該成為避責所》 | 《中國紅十字報》2019年5月7日 03版 | 《健康路千萬條 “花式”減肥不是獨木橋》 | 《中國食品安全報》2019年4月4日 A2版 |
《鏡頭說話:我們不一樣 我們都一樣》 | 《中國青年報》2016年3月4日 08版 | 《低年級大學生更愿意選擇網(wǎng)絡信貸》 | 《中國青年報》2016年10月10日 12版 |
《2016中國高校校園媒體發(fā)展報告(摘錄)》 | 《中國青年報》2016年11月7日 12版 | 《“外鄉(xiāng)”書記的“融入”第一課》 | 《中國青年報》2017年8月31日 05版 |
《校園足球發(fā)展的“海門路徑”》 | 《中國青年報》2018年6月28日 07版 | 《專家稱語文統(tǒng)編教材“專治不讀書”》 | 《中國青年報》2018年7月16日 01版 |
《用一根手指敲出百萬余字的女詩人》 | 《中國青年報》2018年8月13日 09版 | 《一群青年志愿者的鄉(xiāng)村環(huán)保試驗》 | 《中國青年報》2018年8月15日 01版 |
《被審計單位“換馬甲”式整改,浙江省審計廳不答應》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2018年8月17日 | 《從算經(jīng)濟賬到生態(tài)賬,審計撬動政績觀改變》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2018年8月22日 |
《治療大學生“空心病”的藥方在哪里》 |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2016年11月29日 | 《校園霸凌的施暴者也是受害人》 |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2016年12月26日 |
《“強收幼兒園”雖是反轉新聞,但相關治理問題仍懸而待解》 | 未來網(wǎng) 2019年2月15日 | 《中國教育的“起跑線誤區(qū)”,為何越跑越遠?》 | 未來網(wǎng) 2019年3月5日 |
《教育機構改頭換面連續(xù)設騙局,家長只有被坑的份?》 | 未來網(wǎng) 2019年3月25日 | 《跑量不走心,少兒編程的“奶茶癮”當戒則戒》 | 未來網(wǎng) 2019年10月25日 |
《黃磊孟非火鍋店閉店,明星餐飲別成“黃粱一夢”》 | 《新京報》2018年12月13日 A03版 | 《壓歲錢歸誰管,考驗父母智慧》 | 《北京晚報》2019年2月11日 31版 |
《騙保假診亂象叢生,監(jiān)管乏力是主因》 | 《北京勞動就業(yè)報》2019年1月29日 A6版 | 《翟天臨師兄也涉嫌抄襲,北電到底咋回事?》 | 澎湃評論 2019年5月7日 |
《關注農村留守老人之痛》 | 《星島日報》2019年2月8日 星島廣場 | 《中國限塑可效愛爾蘭》 | 《星島日報》2019年3月5日 星島廣場 |
《中國新能源車產業(yè)鏈加速洗牌》 | 《星島日報》2019年4月13日 星島廣場 | 《回家過年,用心陪伴》(原標題《穿過春運的人海,不應只是換個地方看手機》) | 《浙江日報》2018年2月28日 05版 |
《真正的成長 不是在公共場合抽煙》 | 《錢江晚報》2019年5月27日 16版 | 《是成功還是投機 功過自有后人評》 | 《錢江晚報》2019年6月10日 16版 |
《避免“年夜煩”,年夜飯應“漲”之有道》 | 浙江在線 2018年2月9日 | 《“啥是佩奇”擊中留守老人痛點》 | 《河南日報》2019年1月24日 06版 |
《“代吵服務”必須取締》 | 《河南日報》2019年5月8日 06版 | 《奮斗應提倡“996”當退場》 | 《廣西日報》2019年4月19日07版 |
《數(shù)學大賽失利 怎能讓“禁奧賽”背鍋?》 | 廣西新聞網(wǎng) 2019年3月1日 | 《當代詩歌應恢復“大國寫作”傳統(tǒng)》 | 《南方日報》2016年4月19日A18版 |
《“新程派”京劇藝術家李世濟去世,弟子評述其貢獻——她無愧為戲劇改革先驅》 | 《南方日報》2016年5月10日第A13版 | 《以<牡丹亭>探究中國戲劇深度》 | 《南方日報》2016年5月31日第A17版 |
《成名后的詩歌依舊充滿痛感》 | 《南方日報》2016年8月3日第A13版 | 《張宏杰:我的寫作完全是隨心所欲》 | 《南方日報》2016年8月26日第A22版 |
《美國總統(tǒng)制造者》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5期 | 《特朗普將會是一個好總統(tǒng)嗎》 | 《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平臺 |
《孤獨者陳映真》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7期 | 《馬云龍:剝洋蔥的人》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8期 |
《鄭也夫:游戲將是人類歸宿》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9期 | 《寧曉紅:水中的那把鹽》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9期 |
《范儉:我想講這個人,我不要借她來談論中國》 | 《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39期 | 《大芬村的梵高們》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期 |
《走在長樂路,往來成古今》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期 | 《魏則西父母:還有這么多人沒忘了他》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期 |
《鄭成月:聶樹斌案讓我流淚》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期 | 《輕松籌:一場有關信任的突圍》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期 |
《提前掃開陽光下的陰霾:崇禮滑雪男童遇難事件與游樂設施中的安保和自我保護》 | 《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平臺 | 《青山周平:走進“舒適區(qū)”》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4期 |
《入局:風眼時刻》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5期 | 《勝局:完美生活》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5期 |
《張羽:五臺山突圍》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6期 | 《馮博一:設置和跨越障礙是我的本能》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6期 |
《陳瑞近:蘇州博物館里的“溫情駐留”》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6期 | 《上官鼎與劉兆玄,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7期 |
《兒童性教育:當烏托邦遇上堅硬現(xiàn)實》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8期 | 《胡海泉:當鳥進化成魚》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9期 |
《金城武隱身術》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12期 | 《六神磊磊:我一直是一個聽不懂別人說話的人》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12期 |
《原創(chuàng)童書的溫室之春》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14期 | 《宋冬野這半年》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16期 |
《“民族資產解凍”騙局眾生相》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18期 | 《視覺志:草根大號的涅槃之路》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1期 |
《一位華裔學生的“總理夢”》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2期 | 《王微:告別土豆五年》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3期 |
《黃齡:我只怕嗓子壞了》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28期 | 《劉嘉湘:懸壺六十載,扶正以治癌》 |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31期 |
《應正確體認“她經(jīng)濟”》 | 《南方周末》2019年4月18日 | 《掌上問政的現(xiàn)實之憂》 | 《南方周末》2019年10月31日 |
《以市場解母嬰室之困》 | 《南方周末》2019年11月21日 | 《不能光靠燒錢突圍》 | 《南方周末》2019年12月26日 |
《洪峰兇猛,毀滅了壽光這片菜籃子》 | “南都周刊”新媒體 2018年8月23日 | 《壽光現(xiàn)場:廢墟上重拾生活》 | “南都周刊”新媒體 2018年8月24日 |
《考前打“聰明針”吃“聰明藥”,管用嗎》 | 《南方都市報》2016年05月25日 GS03版 | 《光吃蔬菜水果就不上火,不上火就不會口腔潰瘍?錯!》 | 《南方都市報》2016年10月19日 GS01-GS02版 |
《網(wǎng)議|“買短乘長”》 | 《南方農村報》2019年5月4日 02版 | 《“白帽”黑客:網(wǎng)絡的神秘保安》 | 《廣州日報》2017年6月7日08版 |
《“小冰”之父:教它寫詩不為超越莫言》 | 《廣州日報》2017年6月28日08版 | 《18歲男孩的艱難抉擇:是進入更好的高校,還是繼續(xù)照顧失去雙臂的哥哥?》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3日A3版 |
《十八九歲的他們長眠新疆40多年 親人啊,你們在哪里?》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4日A3版 | 《江蘇游客普吉驚魂: 傾覆的游船就在我們后方》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7日A3版 |
《生死一線,普吉島沉沒的鳳凰號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8日A3版 | 《中山大學一博導被指性騷擾師生》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0日A3版 |
《涉嫌性騷擾博導張鵬被停任教資格 舉報女生:心中石塊落地》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1日A3版 | 《南京音樂人李志維權索賠300萬:與<明日之子>溝通失敗,法庭見》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3日A3版 |
《一個小黑盒秒開你家智能鎖?——記者簡單實驗證實網(wǎng)傳視頻不假,業(yè)內“揭丑”人士被指“毀了整個行業(yè)”》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4日A3版 | 《放棄百萬年薪、千萬期權 湖畔大學“掃地僧”離職追尋“公平夢”》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6日A3版 |
《“17歲殺人犯”的等待:再審兩年未判,母親抱憾離世》 | 《揚子晚報》2018年7月18日A3版 | 《中國的第一支乙肝疫苗是她們用自己的身體“試”出來的》 | 《揚子晚報》2018年8月1日A3版 |
《6旬失獨母親拼死生下雙胞胎 8年來幸福正在被憂愁取代》 | 《揚子晚報》2018年8月14日 A3版 | 《兇手犯罪時間軸首次完整披露 “殺妻藏尸冰柜案”步步驚心》 | 《揚子晚報》2018年8月24日 A3版 |
《解決過度旅游問題 不能單憑出臺旅游稅》 | 《甘孜日報》2019年3月4日 06版 | 《追尋刺桐古城那一抹“紅”》 | 《泉州晚報》2018年1月30日 04版 |
《搜索引擎已“死”,我們該如何自處》 | 《江海晚報》2019年1月27日 08版 | 《譴責涉事方,別漏了防范同類“低級錯誤”》 | 《經(jīng)濟晚報》2019年1月15日 02版 |
《告別“速生速死”,共享經(jīng)濟必須找準盈利模式》 | 《現(xiàn)代物流報》2018年12月17日 A3版 | 《保健品亂象病根在“心”上》 | 《家庭生活報》2019年2月14日A4版 |
《往生刑(小說)》 | 《云浮日報》2016年9月4日 03版 | 《白色流年,蒼立的末世未央(小說)(上)》 | 《云浮日報》2016年9月11日 03版 |
《白色流年,蒼立的末世未央(小說)(下)》 | 《云浮日報》2016年9月18日 03版 | 《治“喝風辟谷”,先治政績觀》 | 千龍網(wǎng) 2019年11月25日 |
《春節(jié)電影“開門紅”,當心“票房毒藥”》 | 紅網(wǎng) 2018年2月21日 | 《新能源汽車迎大幅度補貼退坡,危機還是轉機?》 | 紅網(wǎng) 2019年3月30日 |
《過度消費電視劇,不得不重視背后隱藏的問題》 | 紅網(wǎng) 2019年4月2日 | 《艾滋病藥物代購市場混亂,免費用藥政策何時調整?》 | 紅網(wǎng) 2019年6月17日 |
《格斗初學者身亡,告別“生死搏斗”還有多遠?》 | 紅網(wǎng) 2019年12月25日 | 《立“公益人設”沒問題,但需尊重公眾質疑》 | 紅網(wǎng) 2019年12月20日 |
《26歲女教師墜亡案不予立案,我們應重點關注什么?》 | 中國網(wǎng) 2019年11月5日 | 《涉事機長被停飛,航空安全豈能靠輿論倒逼?》 | 中國甘肅網(wǎng) 2019年11月6日 |
《熱播劇“半路加價” 盈利焦慮不該如此破》 | 每日甘肅網(wǎng) 2019年12月17日 | 《西安網(wǎng)評:鄉(xiāng)村學校的書桌為誰而留不該成為一個問題》 | 西安網(wǎng) 2020年1月7日 |
《別讓天價影票奪走觀影熱情》 | 江西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 2019年4月18日 | 《317名研究生被退學:懲為手段,戒是目的》 | 江西網(wǎng)絡廣播電視臺 2019年4月26日 |
《起訴律師名譽侵權,“教科書式老賴”在耍賴?》 | 華聲在線 2019年4月19日 | 《遲到的豈止體檢報告,還有涉事單位的責任心》 | 華聲在線 2019年4月25日 |
《北大學子弒母案:越是竭力猜想,越容易誤判》 | 東方網(wǎng) 2019年4月28日 | 《學校屢涉虛假招生,反映出哪些真問題?》 | 東方網(wǎng) 2019年5月2日 |
《李小龍之女訴真功夫侵權索賠2億,已故名人的肖像權誰來保護?》 | 東方網(wǎng) 2019年12月26日 | 《巴黎圣母院失火,高呼因果報應者太狹隘》 | 東南網(wǎng) 2019年4月16日 |
《視覺中國恢復上線,整改過后尚有“遠憂”》 | 東南網(wǎng) 2019年5月13日 | 《女演員維權陷窘境,網(wǎng)絡暴力何以“止戈”?》 | 東南網(wǎng) 2019年11月7日 |
《把基因測序當“算命神器”,又是一波智商稅》 | 東南網(wǎng) 2019年12月18日 | 《“世界讀書日”不能只知“讀書”不聞“版權”》 | 四川在線 2019年4月24日 |
《川貝枇杷膏走紅美國,中藥成西方“萬能神藥”?》 | 荔枝網(wǎng) 2018年3月1日 | 《我們青年,當腳踏黃土,懷莊敬之心》 | 荔枝網(wǎng) 2018年5月4日 |
《95后被催婚,“適婚”以年齡劃分界?》 | 齊魯網(wǎng) 2018年2月26日 | 《<舌尖上的中國3>:回歸“文化”,令人回味》 | 齊魯網(wǎng) 2018日2月20日 |
《富源式“高考移民”,毒害了誰?》 | 浙江教育報社“求智巷”2019年5月9日 | 《戶籍制度局部松綁,人口走向將迎何變化?》 | 河北新聞網(wǎng) 2019年4月15日 |
《高端品牌鐘意短視頻》 | 《國際品牌觀察》2017年12月刊 | 《方便面在品牌建構中圖存》 | 《國際品牌觀察》2018年1月刊 |
《醫(yī)藥廣告 簡單投放的“成功”之謎》 | 《國際品牌觀察》2018年2月刊 | 《“體驗式消費”群體特征》 | 《國際品牌觀察》2018年3月刊 |
《廣告公司的小大之辯》 | 《國際品牌觀察》2018年4月刊 | 《透過事物“表象”,挖掘事實“真理”》 | 《演講與口才》2019年14期 |
《“租人上課”肆虐,暴露高等教育之弊》 | 《甘肅教育》2017年07期 | 《在失眠里失憶》 | 《作品》2017年10月下 |
《“紫牛新聞”:打造一塊原創(chuàng)深度新聞的試驗田》 | 全球深度報道網(wǎng) 2018年9月18日 | 《Facebook如何保持成功?》 | 騰訊全媒派 |
《那些82年生的金智英們,有多難?》 | 騰訊全媒派 | 《快速更迭的時代,KOL江湖變數(shù)幾何?》 | 騰訊全媒派 |
《預付費或將成為歷史?》 | 騰訊全媒派 |
學術論文
論文題目 | 收錄情況 |
---|---|
《試論陳映真早期創(chuàng)作的“死亡”主題》 | 中山大學2017屆校級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論文 |
《做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規(guī)律的原創(chuàng)新聞》 | 《青年記者》2018年9月下 |
《新聞學子眼中的傳媒界》 | 《青年記者》2019年1月上 |
《試論機器人寫稿在新聞業(yè)的作用及對新聞生產的倫理沖擊》 | 江蘇省第五屆傳媒學科研究生論壇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內容策略調查報告》 | 中國知網(wǎng)“中國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
參撰圖書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作品圖冊 |
---|---|---|---|
《云浮作家作品選(2014)》 | 2014年 |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
《港澳青年內地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案例·創(chuàng)業(yè)者故事·政府政策》 | 2017年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
《港澳青年內地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案例·創(chuàng)業(yè)者故事·政府政策》 | 2017年 | 香港商務印書館 | |
《當青春遇上審計》 | 2019年 | 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 |
相關評價
誰說校媒平臺小,誰說校園無新聞?作為校園媒體的主編,孔德淇帶領團隊立足校園、關心社會,組建了網(wǎng)站、微博、微信三位一體的全媒體矩陣,持續(xù)產出的深度內容引發(fā)行業(yè)廣泛傳播。他主持的全國高校校園媒體發(fā)展情況調查,覆蓋353所高校的573家校媒,成為國內有關校園媒體調查的權威報告。他跟隨著大學生記者訓練營,前往青海無人區(qū)、山西貧困區(qū)等基層采訪,成果屢屢獲獎。期待扎根校園的茁壯樹苗,未來成為新聞行業(yè)的棟梁之材。(第六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組委會評)
作品主題有深度,關注面廣,視角獨特,關注、關心兩岸未來共同的發(fā)展,在同與異的觀察思考中,提出了許多有助于兩岸發(fā)展的好建議。《尋找刺桐古城那一抹“紅”》《除了“修舊如舊”,還要讓古跡回歸生活》等作品,采訪深入細致,觀點既貼近泉臺實際,又有思考和創(chuàng)新。(第四屆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記者挑戰(zhàn)賽組委會評)
由搶人大戰(zhàn),分析其背后的利益與價值,報道有深度,可讀性強。(中央財經(jīng)大學文化與傳媒新聞系主任、教授譚云明評《出臺人才新政的搶人大戰(zhàn),背后是怎樣的動力?》)
山東壽光洪災的報道領先全國媒體,率先以特稿的形式,全面呈現(xiàn)災區(qū)現(xiàn)狀,采訪扎實,細節(jié)充盈,是南都周刊深度營有史以來傳播效果最佳,影響最廣的作品。(南都周刊評)
文章指出年夜煩漲價的合理存在,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年夜飯不僅漲價還趁火打劫——設置最低消費和其他國家明令禁止的費用。這樣的評論可謂真正點到了痛處。(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劉茂華評《避免“年夜煩”,年夜飯應“漲”之有道》)
很有新聞理想,對工作充滿熱情,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文字邏輯清晰、流暢。(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曾文瓊評)
每采訪一個行業(yè),就要在這個行業(yè)中扎下根來;每采訪一個事件,就要摸清每個細節(jié)的來龍去脈。“成為一名出色的專家型記者”是孔德淇的理想,因而每次報道中他都保持著不變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力。從南方日報、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青年報到廣東電網(wǎng)公司新聞中心的媒體實踐經(jīng)歷,從將筆觸深入社會問題到講好“光明”故事,他始終用專業(yè)的新聞態(tài)度叩問真相、砥礪前行,寫出了有深度、高水平、專業(yè)化的新聞。(電力黨建網(wǎng)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