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唐資生(1900~1968),名元堃,字資生,廣西全州白寶鄉(xiāng)白寶嶺村人。民國9年(1920)全縣中學畢業(yè)。民國13年(1924)廣東中山大學中文系肄業(yè)。民國15年任全縣中學校長,民國17年(1928)任省立第二師范、第三高中教師。民國23年任廣西省教育廳第三科科長(主管小學)、編審室主任。民國28年復任省立全州初級中學校長。在此期間因工作認真,受到教育廳長邱昌渭的賞識。民國29年(1940)教育廳長邱昌渭調任民政廳長,遂將唐資生離教從政。先后擔任修仁、灌陽、全縣、融縣等縣縣長。民國29年秋任修仁縣長。民國32年任灌陽縣長。次年,日軍入境,縣境淪陷。他組織抗日自衛(wèi)大隊,堅持抗日。光復后,廣西省政府授予“抗戰(zhàn)勝利”勛章。民國35年任全縣縣長期間,全縣發(fā)生搶米風潮。唐因此事被廣西省府以“處理政務失宜”,予以免職。民國36年(1947)9月,唐調任融縣縣長。民國38年(1949),唐堅辭縣長職務,改任廣西省政府顧問旋任藝專教授、廣西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西大任教期間,張先辰介紹他加人中國民主同盟。桂林解放后,唐留任廣西大學副教授。1953年秋調廣西師范學院仍任副教授。1955年肅反前夕,因其歷任國民黨四縣縣長職務,被勒令退職。翌年秋被桂林法院以“歷史反革命”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期執(zhí)行) ,當年11月釋放出獄。1968年含冤病故。1986年經(jīng)桂林中級人民法院復查予以正式平反。唐資生青年時期愛好詩詞,曾與同輩唐浦清、唐鏡清等十余人,在湘山寺組織《蓮社》,共研詩藝。其詩瀟灑,意境寬闊。著有《融州唱和集》,今存桂林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