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學習經(jīng)歷
198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進修深造,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教授;
演藝經(jīng)歷
曾主演中外歌劇《茶花女》《原野》《鄉(xiāng)村騎士》《江姐》《徐!贰栋⒚拦媚铩贰陡魤忝谩返。多家報刊做了專題報道。1990年與美國舊金山歌劇院聯(lián)合演出歌劇專場音樂會,應邀參加1992、1994年上海藝術節(jié);多次與意大利、法國、德國、日本、美國、波蘭、韓國、新加坡的專家、歌唱家進行學術交流與演出并錄制音像資料,
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孔子國際藝術節(jié)、荷澤國際牡丹花會藝術節(jié)、濰坊國際風箏節(jié)開幕式、和中央、上海東方、廣東、山東、江西、福建、河南、江蘇等電視臺舉辦的大型文藝晚會、92年、94年上海藝術節(jié)和全國各地的演出;并在各國報刊專題報道、評論文章和各大新聞媒體接受采訪,主要有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香港《新晚報》《大公擔》《中國文化報》《音樂周報》《北京日報》《上海文化報》,上!缎旅裢韴蟆贰渡虾8杪暋,廣州《羊城晚報》,山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戲劇叢刊》《山東畫報》《走向世界》《音樂大觀》《濟南日報》,福建《戲劇報》《文化報》《廈門日報》等。
曾與中外著名指揮家黃胤靈、葉聰、黃曉同、鄭小瑛、譚利華、張國勇、楊又青、張培豫、陳熙陽、李德倫、韓中杰、朱輝等合作演出。
先后應邀出訪香港、新加坡、韓國。1993年舉辦獨唱音樂會。
個人榮譽
1990、1994年獲兩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提名及上海“白玉蘭”大獎的提名;1995年獲山東省聲樂比賽一等獎;1996年獲第二屆全國冼星海、聶耳聲樂比賽銅獎:1997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表演獎”,獲第五屆中國曹禺戲劇節(jié)“優(yōu)秀演員主角獎”,獲第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其他地方性的榮譽獎勵還有:
山東省政府嘉獎獎勵和山東省突出貢獻“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廈門市政府、廈門市文化局頒發(fā)的優(yōu)秀演員“金鷺獎”。
廈門市委、廈門市政府頒發(fā)的第二屆文學藝術獎“金獎”及市政府的嘉獎獎勵。
第三屆中國青少藝術年藝術新人大賽“園丁獎”
第四屆中國青少藝術年藝術新人大賽“園丁獎”
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全國少年工作委員會中國特長生“優(yōu)秀輔導教師獎”。
傳略被收入《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人物年鑒》《中國音樂家名人錄》《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華人文學藝術大辭典》《二十一世紀專家人才庫》《中國音樂家辭典》等,1998年獲得“當代百名優(yōu)秀藝術家”稱號。
論文發(fā)表
《論歌劇表演中人物的塑造》《用聲音塑造形象》《歌劇演員舞臺表演的藝術氣質(zhì)》《歌唱中的抖音》《歌唱中的咬字》《談歌唱藝術》。
人物貢獻
自90年以來一直擔任省內(nèi)外音樂藝術院校的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為各國藝術院校、各藝術團體輸送了大量的藝術人才。
其學生男中音孫礫獲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一等獎;
李咪咪的獨唱和璐琪、璐瑤雙人組合的演唱同時分別獲得第三屆中國青少年聲樂比賽金獎,秦艷秋獲銀獎;
王夢洋獲全國第五屆電視大賽福建賽區(qū)銀獎、第四屆中國青少年聲樂比賽金獎;
紀艷艷、黃欣頤兩人分別獲得銀獎;
康銳在福建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jié)歌手賽教師組一等獎;福建省第十屆音樂舞蹈節(jié)專業(yè)組銀獎;福建省第六屆“武夷獎”中青年演員比賽銅獎;獲福建省“金色海西”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暨CCTV第14屆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福建選撥賽,美聲組銅獎;
男高音任軍獲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優(yōu)秀獎;
李媛媛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美國加洲音樂學院;
賈云婷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
賴玉潔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