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教授,北平師范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系主任。1937年盧溝橋事
變后,北平師范大學與北平大學、北洋工г喝?Gɡ瓷攣鰨?喜⒊閃⑽靼擦偈貝笱В?潘嫘Gㄡ悖?仍任化學系教授。1938年3月,侵華日軍占領臨汾,進犯晉南,潼關告急;加上國民政府害怕西安臨
人物事跡
大變成“陜北公學第二”,遂以“關心師生安全”為借口,強令西安臨時大學遷往陜南,并于4月3日
更名為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張再次隨校搬遷,任西北聯(lián)大文理學院化學系教授,駐城固考院。1939年
8月,西北聯(lián)大在先后分出工、農、醫(yī)、師范四個學院獨立設校之后,更名為國立西北大學,并在抗
日戰(zhàn)爭利后,于1946年5月遷回西安。張一直在西北大學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西北大
學教務長、校務委員會委員,是中國化學會陜西分會理事長。他專長物理化學,并對理論化學、高等
理論化學、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定量分析化學、高等無機化學等有頗深研究。發(fā)表的《原子彈問題》
《偶極矩與分子結構》等論文,極受學界重視。臨終前譯注的《理論化學大綱》,受到國內著名學者
稱贊,說其“質量之佳,時人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