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人生經歷
世界華人藝術家聯(lián)合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八賢雅集書畫院副院長,東方大學城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師承于當代著名畫家王培東先生,得益于王明明、楊延文、郭石夫、李小可等諸多名家親傳。自幼酷愛書畫藝術,苦心鉆研中國寫意畫的色彩變化,用心感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擅長大寫意花鳥畫,畫風厚重、奔放、潑辣。力求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追求寫意畫的現(xiàn)代感和時代精神。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書畫展覽,并多次獲獎,在國內部分報刊雜志發(fā)表。作品被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新馬泰等國家政要和收藏家收藏。
自古至今,畫梅者數(shù)不勝數(shù)。畫梅看似簡單,畫好卻不易。老干之蒼勁,新枝之峭拔。就此一點,亦非一朝一夕所能為之。需用其心,觀其形,知其神。心中有梅方可揮灑自如,此為第一要素。如心浮氣躁,一知半解,功夫不到,便空有其形。枝干軟弱無力,浮于紙上,即使花色再艷,亦是滿幅皆輸。高手既講究花枝俏,又不媚俗其形,勁健枝干,鐵骨寒姿;錯落有致,疏密得當。是花是蕊,是枝是干,盡皆神采飛揚。
米元章、晁錯之、湯淑雅皆是畫梅高手,且專攻墨梅,清淡勝于傅粉。畫梅無論是勾勒著色,還是以墨寫之,講究木青而花瘦;枝嫩而花肥,交枝而花繁;各盡其妙。曲如龍,勁如鐵。發(fā)梢長如箭,短如戟;ㄖK橙,清淑之氣滿庭皆芳。疏而嬌,繁而勁,清而健,疏密停勻。用之寸墨,寫其精神,凝神氣于胸臆;ㄖ问,體之奇倔。風動神異,靜中香遠。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梅借雪之潔,雪納梅之香。此二者合其一,便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詩情畫意。文人墨客,借題而抒懷。立雪中之清高,笑迎滿天春色。雖無桃李之浮艷,卻有徹地之寒香。鄭板橋有詩題曰:u2018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華凍,一種清孤不等閑。u2019這也許正是詩人當時的心境,情景交融,一種靜態(tài)之美。清孤傲立之姿,敢叫寒梅比詩情。惲壽平亦在畫梅圖上題詩贊曰:“雪后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喜梅畫梅者,亦是一種品格的再現(xiàn)。羨梅之傲骨,得其品而融于心。若心中無梅,便難得其神,身無梅之品德者,盡皆不能畫好。二者合一,方可畫出上乘之佳品,愛梅者心也,畫梅者心也。梅零落成泥的時候,芳香依然如故。那是一種精神,深解其中之味者,是一種心態(tài),梅之友也。正是值于此,景硯走過了這漫長而又艱辛的路程。在多年的體會和實踐中,得其神韻,畫中求美,美中求神,神自天出。他喜歡梅花,用他自己的話說:人就應該像梅花一樣,在寒冬的時候昂首怒放,那是一種精神。
個人成就
畢業(yè)于北京畫院,現(xiàn)為北京畫院王培東工作室畫家、世界華人藝術家聯(lián)合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八賢雅集書畫院副院長、東方大學城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師承于當代著名畫家王培東先生,得益于王明明、楊延文、郭石夫、李小可等諸多名家親傳。自幼酷愛書畫藝術,苦心鉆研中國寫意畫的色彩變化,用心感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擅長大寫意花鳥畫,畫風厚重、奔放、潑辣。力求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追求寫意畫的現(xiàn)代感和時代精神。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書畫展覽,并多次獲獎,在國內部分報刊雜志發(fā)表。作品被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新馬泰等國家政要和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