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87年,畢業(yè)于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士學位
1987年7月~1992年3月,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1992年至今,供職于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1995年6月~12月,訪問學者,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JIIA);
1999年9月~2000年9月,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
200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美國系,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9年,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9年3月~9月,訪問學者,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JIIA)
研究領域
美國對外政策,東亞安全事務
社會兼職
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華美國學會中美關系史專業(yè)委員會會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八屆國際研究學部研究系列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廉政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國亞太學會常務理事
《美國研究》雜志編輯委員會委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美關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
出版著作
《國會與冷戰(zhàn)后的美國安全政策》,專著,獨著, 2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冷戰(zhàn)后的美國對外政策》,專著,40萬字,與王緝思合編,時事出版社,2007年12月
《美國在東亞的作用》,專著,35萬字,與王緝思、余萬里合編,時事出版社,2008年1月
《挑戰(zhàn)布什——克里傳》,政治傳記,20萬字,與張立平、劉衛(wèi)東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5月
《美國藍皮書》(2011年),40萬字,與黃平合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美國藍皮書》(2012年),40萬字,與黃平合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
《反擊一切敵人——美國反恐戰(zhàn)爭揭秘》,譯著,20萬字,與張立平、張帆等合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年5月
《全球化與民族國家》,譯著,20萬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月
《布什主義的興衰》,專著,王緝思主編,30萬字,參與完成三章,約9萬字
《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的對外政策》,專著,50萬字,周琪主編, 參與寫作兩章, 約9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反恐背景下美國全球戰(zhàn)略》,專著,傅夢孜主編,50萬字,參與完成一章,時事出版社,2004年4月
發(fā)表論文
“梭羅政治思想述評,”15000字,《美國研究》1993年第4期
“從日本超級計算機產業(yè)的崛起看日本在日美高科技競爭中的比較優(yōu)勢,”6000字,《當代亞太》1995年第2期
“美蒙關系與美國的亞太政策,”5000字,《世界發(fā)展研究》1996年第17期
“第一屆克林頓政府的對日政策,”20000字, 牛軍主編:《克林頓治下的美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中美日互動關系的演變,”6000字,張?zhí)N嶺主編:《合作還是對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冷戰(zhàn)后美日關系的調整,”30000字,張?zhí)N嶺主編:《轉變中的中美日關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獲2000年社科院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1996年總統(tǒng)選舉與美國社會的保守主義思潮,”5000字, 《國際經濟評論》1997年第1期
“1996年美日同盟取得的進展,”7000字,《世界發(fā)展研究》
“美日同盟對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合著),8000字,《當代亞太》1998年第3期
“中國對南亞核危機的立場,”(英),5000字,日本國際交流中心2000年出版
“美日同盟與地區(qū)安全,”18000字,《太平洋學報》1999年第2期 (獲2001年美國所優(yōu)秀成果獎)
“首腦互訪以來的中美關系及朱镕基總理訪美,”7000字, 《國際經濟評論》1999年第3期
“美國新政府對華政策走向分析,”5000字,《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年第4期
“小布什上臺以來的對華政策,”8000字,《當代亞太》 2001年第7期
“復合型結構-對東亞政治、安全格局的一種解釋,”8000字, 《國際經濟評論》2001年第4期
“論東亞地區(qū)的政治、安全結構,”18000字,《美國研究》2001年第3期 (獲2004年美國所優(yōu)秀成果獎)
“國會與美國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tǒng),”18000字,《太平洋學報》 2001年第3期
“解析美國的反恐怖戰(zhàn)爭,”8000字,《當代亞太》2001年第12期
“影響國會外交安全政策的因素及冷戰(zhàn)后的新特點,”16000字,《美國研究》2002年第1期
“2001年世界形勢的一些特點,”8000字,《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2年第3期
“霸權穩(wěn)定模式與東亞地區(qū)的政治、安全秩序,”10000字,《當代亞太》2002年第7期
“國家安全與個人自由,”12000字,《太平洋學報》,2002年第4期
“u2018911事件u2019對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6000字,王緝思主編:《2002年美國年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調整,”5000字,王緝思主編:《2003年美國年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論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英),10000字,王緝思、國分良成主編:《中國的崛起與東亞秩序的變化》,日本國際交流中心出版,2004年4月
“布什外交戰(zhàn)略的調整,”8000字,《當代亞太》2003年第2期
“從u2018制度霸權u2019到u2018新羅馬帝國u2019,”6000字,《國情報告》,2003年4月
“新保守主義的未來,”8000字,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大選與美國外交政策走向論文匯編》,2004年11月
“關于多極化的一些思考,”20000字,《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12期
“2004年美國大選及其對美國內外政策和中美關系的影響,”6000字,中聯(lián)部世界問題研究中心年鑒
“2004年美國大選及其影響,”8000字,《2005年美國年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觀察中美關系發(fā)展的三個維度,”12000字,《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8期
“解讀布什2006年國情咨文,”6000字,《當代世界》,2006年第3期
“從u2018利益攸關者u2019到u2018建設性合作者u2019——胡錦濤主席訪美與中美關系,” 6000字,《當代世界》,2006年第6期
“透視世界核問題”,8000字,《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第5期
“美國對伊朗政策的演變”(英)10000字,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德國盧森堡基金會編:《中東局勢及發(fā)展前景》,當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
“推進互信的平臺——中美戰(zhàn)略對話回顧”,6000字,《當代世界》,2008年第3期
“美國大戰(zhàn)略的歷史沿革”,18000字,《當代世界》,2008年第10期
發(fā)表文章
“克林頓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框架,”(英),4000字,《北京周報》1993年第50期
“中美貿易的近期發(fā)展,”(英),4000字,《北京周報》 1994年第21期
《國情辭典》 國際部分,撰寫60000字 ,編輯300000字,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5年
“克林頓尋求加強與日本的安全關系,”(英),4000字,《北京周報》1996年第19期
“中美關系的近期發(fā)展,”6000字,《時事報告》1997年第2期
“中國對美日加強安全同盟的疑慮,”(英),4000字,《北京周報》1997年第24期
“日美加強軍事同盟的又一步驟--評日美聯(lián)合軍事演習的升級,”5000字,《中外交流》 1997年第9期
“中美關系的歷程,”2000字,《時事報告》1997年第7期
“尋求發(fā)展與突破--中美關系的近期發(fā)展與江主席訪美,”6000字, 《時事報告》1997年第11期
“共同構筑面向新世紀的中美關系,”2000字,《時事報告》1998年第5期
“克林頓訪華與中美關系的前景,”4000字,《時事報告》1998年第6期
“江主席訪美后的中美關系,”(英),4000字,《北京周報》1998年第26期
“跨越太平洋 面向新世紀-從克林頓訪華成果看全球體系中的中美關系,”10000字 《時事報告》1998年第12期
“拋無為歧路 行青天大道--朱總理訪美及中美關系,”3000字,《中國改革報》,1999年4月7日
“維護中美關系的正常發(fā)展,”(英),4000字,《北京周報》1999年第16期
“論美國的u2018軟實力u2019,”4000字, 《中國改革報》,1999年6月3日
“科索沃戰(zhàn)爭對世界格局的影響,”7000字,《時事報告》1999年第7期
“2000年總統(tǒng)大選與中美關系,”3000字, 《時事報告》2000年第11期
“透過2000年總統(tǒng)選舉看美式民主,”12000字,教育部大學生時事教育光盤腳本,2000年12月
“美國學者談新世紀日本面臨的三大威脅,”20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1年3月13日
“布什主義能走多遠?” 5000字,《美國大觀》2001年第9期
“u2018911u2019后的中美俄關系,”4000,《大江周刊》2002年第1期
“此恨綿綿無絕期——巴以沖突的根源及其癥結,”4000字,《大江周刊》2002年第7期
“對美國的幾個疑問,”訪談錄,3000字,,《世界知識》2002年第17期
“安然事件—美國版本的裙帶資本主義,”4000字,《中國改革》2002年第4期
“論美國國會的監(jiān)督權,”4000字,《中國改革》2002年第3期
“中美安全關系的演變,”5000字,《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2年第5期
“美國想在中東地區(qū)重新洗牌,”4000字,香港《紫荊》2002年第7期
“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困局,”4000字,《領導論壇》2003年第4期
“如何看待美歐矛盾——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視角,”香港《紫荊》2003年第9期
“u2018911u2019兩周年:美國外交變奏曲,”4000字,新華社《了望周刊》,2003年9月8日
“朝核危機新演義,”10000字,教育部時事政策教育篇光盤腳本,2003年9月
“大選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5000字,香港《紫荊》2003年第12期
“克里勝出后的美國大選u2018天平u2019,”文章,《了望周刊》,2004年3月8日
“走向第二次六方會談,”9000字,教育部大學生時事教育光盤腳本,2004年4月
“大選讓美國更u2018分裂u2019,”2000字,《人民日報》,2004年7月23日
“今年大選中的中美關系,”3000字,《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7月26日
“美國大選深度分析,”1500字,《新京報》,2004年9月5日
“透過民主、共和兩黨政綱看美國大選,”20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9月16日
“老槍對銹劍——美國大選跟蹤分析,”1500字,《新京報》,2004年9月20日
“u2018嚇阻u2019戰(zhàn)略與太平洋上的航母,”1500字,《重慶晨報》,2004年10月12日
“布什克里誰對中國更友善,”2000字,新浪網,2004年11月1日
“他們選擇了u2018布什主義u2019,”訪談錄,《全球財經觀察》,2004年11月7日
“學者談2004年美國大選,”訪談錄,《環(huán)球時報》,2004年11月8日
“如何判斷布什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2000字,《重慶晨報》,2004年11月12日
“布什新政與中美關系走向,”訪談錄,3000字,《國際先驅論壇》,2004年11月29日
“話說2004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10000字,教育部大學生時事教育光盤腳本,2004年12月
“美國大選中的u2018極化u2019現(xiàn)象,”3000字,《改革內參》2004年第34期
“布什外交政策的變與不變,”3000字,《改革內參》2005年第1期
“對布什國情咨文的一些解讀,”3000字,《重慶晨報》,2005年2月8日
“布什政府的媒體公關,”3000字,《現(xiàn)代公關》2005年第1期
“美國推動印巴和平進程的動機,”1800字,《新京報》,2005年3月20日
“下場戰(zhàn)爭是否會在伊朗爆發(fā)?”訪談錄,8000字,《中國經營報》,2005年3月21日
“賴斯亞洲之行昭示美國亞洲政策走向,”3000字,《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3月21日
“中國發(fā)展是機遇不是威脅,”訪談錄,3000字,《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3月22日
“更加凸顯的兩手策略,”1500字,《重慶晨報》,2005年3月24日
“u2018顏色革命u2019能鬧多大,”訪談錄,60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5年4月1日
“伊朗核危機的演變,”4000字,《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4月4日
“如何看待美國的u2018民主輸出u2019,”2000字,《時事報告》,2005年第3期
“美軍第一軍團總部移至日本,意圖牽制中國,”訪談錄,2500字,《了望東方周刊》,2005年4月26日
“帶著u2018面子u2019去莫斯科,”1500字,《東方早報》,2005年4月22日
“伊拉克新政府面臨的挑戰(zhàn),”1500字,《重慶晨報》,2005年5月4日
“中美關系:今年的u2018小周期律u2019為何格外明顯,”1500字,《中國經營報》,2005年6月18日
“美國u2018中國問題綜合征u2019又周期性發(fā)作,”3000字,《新京報》,2005年7月3日
“美國扛起反爭常大旗,三管齊下把四國擋在門外,”(合著),30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5年7月13日
“中美戰(zhàn)略對話的意義,”20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9月
“拓展中美關系的內在動力,”1500字,《東方早報》,2005年9月5日
“颶風使美國反恐戰(zhàn)略u2018轉化u2019?”1500字,《東方早報》,2005年9月26日
“美國的反恐戰(zhàn)略面臨挑戰(zhàn),”20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9月29日
“關鍵時刻的重要會晤,”2400字,《時事報告》,2005年第9期
“從反恐到反戰(zhàn):民意背后的力量,”1500字,《新京報》,2005年.10月2日
“美國可能處在新的拐點,”15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5年10月21日
“且看布什如何守u2018底線u2019”1500字,《人民日報》,2005年12月23日
“中國是一支和平力量,”2000字,《時事報告》,2005年第2期
“布什南亞之行背負雙重使命,”1500字,《新京報》,2006年3月4日
“面對哈馬斯 美國需要新思維,”1500字,《重慶晨報》,2006年3月
“中美關系框架趨于穩(wěn)定,”25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6年4月17日
“中美:合則雙贏,”2500字,《時事報告》,2006年第5期
“觀察中美關系的三個維度”4000字,《改革內參》,2006年第13期
“面向全球的中美關系新框架,”2500字,《僑報》,2006年5月31日
“與霸權相處的美國經驗,”25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6年7月11日
“國際地位,不能只看GDP,” 3000字,《環(huán)球時報》,2006年8月30日
“中美文化交流潛力巨大,”30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9月5日
“樹立自信、開放的國際觀,”3000字,《時事報告》,2006年第9期
“2006年的中美關系,”3000字,《時事報告》,2006年第12期
“反戰(zhàn)u2018颶風u2019能否改變美國的對伊政策”,訪談錄,1000字,《人民日報》,2007年1月30日
“驢象之爭下的美對伊新政策,”2000字,《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2月5日
“中美要避免消極競爭”,2000字,《東方早報》,2011年1月14日
“中東變局牽制美國戰(zhàn)略東移”,2000字,《東方早報》,2011年2月18日
“國際權勢轉移中的東亞格局”訪談錄,5000字,《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12年9月19日
“美國為何在亞洲步步緊逼?”5000字,《黨建》,2012年第10期
《世界風云錄2001-2010》,主編,26集音像光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