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83.9-1987.7: 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yè)。
1987.9-1994.12: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及畢業(yè)后留所工作。主要從事花椰菜組織培養(yǎng),原生質體培養(yǎng)及遺傳轉化。
1995.1-2001.11:美國得州農(nóng)工大學得州植物病理系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2.5-至今:上海師范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生物系 教授。
研究方向
1. 花藥及花粉發(fā)育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從模式植物擬南芥菜及模式作物水稻中克隆花粉發(fā)育必需基因(雄性不育基因),然后深入研究這些基因的功能。
2. 葉綠體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利用正向遺傳學、反向遺傳學以及生物信息學技術研究模式植物擬南芥以及模式作物水稻的葉綠體蛋白質基因功能,以及這些蛋白與光合作用關系。
研究課題
1. 柑橘衰退病毒(CTV)抗病基因(Ctv)的圖位克。╩ap-based cloning):BAC庫構建,染色體漫游(chromosome walking),基因精細定位,BAC克隆測序,染色體結構分析。
2. 柑橘抗病毒和抗蟲害的基因工程。
3. 柑橘衰退病毒(CTV) 超毒株 (severe isolate) SY568分子特性研究,包括全序列分析。
4. 甘蔗花葉病毒和高梁花葉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分析,和使用以PCR為基礎的RFLP分析進行該病毒不同株系的快速鑒定。
主持課題
1.上海市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及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項目:水稻高校表達啟動子的分離。2003-2005。
2. 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水稻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2004-2005。
3. 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篩選及相關基因的初定位。2004-2006。
4. 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973預研):葉綠體發(fā)育功能基因組學研究。2004-2005。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南芥花粉發(fā)育必需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2005-2007。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轉錄因子MYB103調控花粉發(fā)育的分子機理。2006-2009。
7.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Osmyb103控制水稻育性的研究!端局匾r(nóng)藝性狀的功能基因組和分子基礎研究》的子課題。2006-2010
專利申請
1.沈鶴柏,汪友寶,姜繼森,楊仲南。磁性納米粒子核酸分離器及其制法和應用。
2.沈鶴柏,汪友寶,楊仲南。基于納米粒子的PCR反應。
發(fā)表文章
1. Li H, Xu L, Wang H, Yuan Z, Cao XF, Yang ZN, Zhang DB, Xu YQ, and H Huang. 2005. The Putativ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6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ASYMMETRIC LEAVES1 and 2 to Repress BREVIPEDICELLUS and MicroRNA R165/166 in Arabidopsis Leaf Development. Plant Cell 17(8): 2157-2171
2. 沈鶴柏,戶敏,楊仲南,王晨,朱龍章. 2005. 基于金納米粒子的聚合酶鏈反應?茖W通報 50(12): 1190-1194。
3. 劉慧娟,張在寶,高菊芳,楊仲南. 2005. 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EC2-157基因的精細定位。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4(1):58-63。
4. 余慶波,江華,米華玲,周根余,楊仲南。2005。水稻白化突變體alb21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4(1):70-75。(責任作者)。
5. Shen YJ, Jiang H, Jin JP, Zhang ZB, Xi B, Wang G, Wang C, Qian L, Li X, Yu QB, Liu HJ, Chen DH, Gao JH, Huang H, Shi TL* & ZN Yang*. 2004. 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DNA polymorphism database for map-based cloning of rice genes. Plant Physiology 135:1198-1205 (責任作者)
6. Yang ZN, XR Ye, J Molina, ML Roose and TE Mirkov. 2003. Sequence analysis of a 282-kb region surrounding the citrus tristeza virus resistance gene (ctv) locus in poncirus trifoliata l. Plant Physiology. 131:482-492
7. Yang ZN and TE Mirkov, 2002,Isolation of large terminal sequences of BAC inserts based on double-restriction-enzyme digestion followed by anchored PCR. In Chen BY, Janes HW ed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PCR cloning Protocols (2nd edition) pps 337-342
8. Yang ZN, XR Ye, SD Choi, J Molina, F Moonan, RA Wing, ML Roose and TE Mirkov, 2001. Construction of a 1.2 Mb contig in the Citrus tristeza virus resistance gene locus using 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ibrary of 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 Genome 44: 382-393.
9. Yang ZN, IL Ingelbrecht, E Louzada, M Skaria and TE Mirkov, 2000.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grapefruit cultivar Rio Red (Citrus paradisi Macf.). Plant Cell Reports 19: 120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