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子韋,宋國人,是宋景公的史官。他大概是梓慎與裨灶的徒弟。宋景公在位的時候,喜好黃老之學(xué),宋國又被天災(zāi)人禍折騰得元氣大傷。凡有擅長天文星相之道的方士,宋景公就封他上大夫的官位,讓他住在樓閣上觀察天文氣象。
有一天,一個山野之人,身披蓑衣,來到宋國都城商丘王宮,敲開大門走了進來,對宋景公說:“聽說您對陰陽五行天文地理之類的奧秘很感興趣,今日特來拜見!本肮珜⑺埖礁咛弥稀4巳嗽谡勗捴屑饶茴A(yù)見未來,又能推知往事,所言極為準確。他在夜晚觀察星相天氣的變化,白天則拿著歷書分析、推算,既不穿戴華貴的衣服,也不食用珍奇的食物。景公十分感激,說:“當(dāng)今宋國面臨禍亂之苦,請問您將如何輔佐我?”此人說:“德政推行得不普遍、不均衡,禍亂就會降臨,如能遍行德政,實行仁義之舉,就能天下祥和,黎民受到教化。”
景公佩服他的言論,便賜給他姓氏為“子”,起了個名字叫“韋”。子韋在宋國世代掌管天文星相方面的工作,他夜晚觀察星辰變化,白天手拿歷書分析、推算。既不穿戴華貴,也不食用山珍海味,很是質(zhì)樸。宋景公奉他如神明,以上禮相待,供給他世上稀有的衣服和飲食。這衣服與飲食之珍貴,就連天上的神仙所吃的東西與公卿帝王的禮服也顯得遜色。春秋愿存活氏族就賜姓,也因善觀星相天文成為顯赫的家族,被稱為專管星相天文的人。
宋景公三十七年(公元前480年),熒惑守心,景公憂心大禍,問于太史兼司星官子韋,子韋說:可移于宰相或蒼生。景公念及天下蒼生,皆不同意,此時熒惑退避三舍。此事見于《史記》。
宋國末年,子韋撰寫了有關(guān)陰陽五行的著作。上述關(guān)于子韋的事情,出自班固的《藝文志》。
軼事典故
周敬王四十年的時候,熒惑星(火星)侵入了心星的范圍,正看守住心星。依當(dāng)時星象,心星正屬于宋國的分野(古時天子按天上所列星宿的地位而分封諸侯),所以這是主刀兵災(zāi)禍的兇事,要降臨宋國的征兆。宋景公為這件事非常憂慮。
朝中專管占星相的官子韋說:“我有法子將這禍患轉(zhuǎn)移給宰相承受!彼尉肮f:“宰相是輔佐國家的大臣,好比我的股肱,支持整個身體的行動一樣,怎么可以使他遭受禍患呢?”子韋說:“那就轉(zhuǎn)移給老百姓承受!本肮f:“一個人君,應(yīng)該以仁愛來安撫百姓,怎可反而讓百姓承受災(zāi)患呢?”子韋又說:“可以轉(zhuǎn)移到年歲五谷收成上。”景公答說:“時令饑荒,人民困苦,我怎夠得上為人國君呢?”子韋贊嘆的說:“至高在上的天,聽順謙卑養(yǎng)德的人君,現(xiàn)在主公至心發(fā)出為人君的三種仁愛、寬厚的言論,必然感應(yīng)天心,熒惑星必會有所移動!庇谑窃僬己蛐窍,果然移動了三度,離開了心星的范圍。宋國在這一年里,果然沒有刀兵災(zāi)難。
此事在《呂氏春秋》,及《新序》皆有記載。